不支持Flash

“农民工的新年祈盼”系列(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7:33 山西新闻网

  子女能够得到公平教育

  “收烂货……”从腊月到正月,这个声音从来没有在人们的耳旁消失过,他们忙碌的身影经常在人们视线里闪过,为了能够多赚点钱,他们选择留在异乡,外人看来无用的东西,他们看来却全都是钱。

  3月4日晚7时许,烟花在天空中炸开,鞭炮声不绝于耳,记者在下班途中遇到了推着平车捡炮皮的夫妻俩,两辆平车上满载炮皮,他们8岁的儿子小东跟在车后高兴地看着烟花。别人都在注意着天上的烟花,他们却无暇顾及,盯着人们脚下的炮皮。男人姓李,陕西人,为了不耽误正月里的好生意,他们让儿子坐火车从老家过来一起过年,5岁的女儿就留在了老家,由父母看着。

  “我们两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孩子以后不再像我们一样,整天风吹雨淋的,盼望着他们能够考上大学。”问及为何不让孩子在太原上学时,夫妻俩面露难色,“城里上学费用太大,好学校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关系,我们一没钱,二没关系,只能让孩子受点委屈了。”原来,小东在太原上了一年的学,去年夫妻俩把他送回了老家,在太原上学时,他的成绩很好,但由于每年价格不菲的借读费让两人吃不消,小女儿马上也要上学了,他们思考良久还是把孩子送回了老家,在那里不仅学杂费能减免,而且还有人在身边替他们照看着。

  他们为借读费发愁,而有人却在为找不到一所好学校着急,姚华带着一家三口从河南商丘老家到太原打工,孩子入学让他烦透了心,“我们来这两年了,孩子就只能在城中村中办的学校内上学,一些好的公办学校,我们去找了,连名都报不上,其实这里有些学校的条件还不如我们老家的好,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老姚无奈地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工身份认定程序过于严格,需要办理各种相关证件,比如农村户籍证明、在太原的暂住证、合法务工证明。证件齐全才能进公办学校就读,但由于不少农民工在太原打工期间,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农民工身份无法认定,随其进城的孩子入学难的问题便凸现了出来。再则,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时仍要交一笔借读费,这笔价格不菲的借读费让很多农民工都望而却步。在很多农民工看来,让孩子在太原上学并不是明智之举,很多人都选择把孩子留在老家。

  近段时间,有关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好消息不断传来。2月25日,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草案对当前义务教育中突出存在的六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诊治,同时明确,对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收取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据了解,这一政策将惠及1.6亿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占全国近两万中小学生的80%。

  本报记者权力超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