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龄技师职场屡“吃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8:56 扬子晚报

  本报讯社会上视高级技师为稀缺人才,但有名高级技师不讲任何条件,要求有份工作而不可得,这是记者昨天在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发现的“怪事”。

  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有个109工作室,专为就业困难人群、大龄求职人员介绍工作。据工作室职业指导师王春凤介绍,她最近手头积压的求职人员,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男性,其中不乏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有名姓丁的高级技师今年57岁,从事企管办主任和车间主任已有26年,专长是维修及电子专业。在自荐表上,丁技师自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从事电子焊接、维修电工、基础线路的设计开发等职业。对工作条件一不限地点,二不限班次,不三限企业性质,甚至不强调技师待遇,月薪只希望1500元。对高级技师的求职,王老师向多家企业推荐,但不少老板认为老丁年龄偏大,人才还是自己培养的好,宁愿用年轻人,年轻人薪酬较低也是企业考虑因素。因此,老丁空怀技艺,求职乏术。

  还有一名韩姓“技术类工程师”,曾在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能独立从事产品开发,王老师曾向一家医药企业推荐,也被婉拒。记者翻阅求职登记表发现,有多名大龄技师、高级工的求职信息挂在登记表上多日,却无人问津。对大龄高技能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求职难的窘境,王老师认为主要是信息交流不畅,用人单位找不到适用人才,而人才又找不到用人单位。

  南京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一位人士介绍,南京市每年培养新技师两三千人,但技师、高级工等技能型人才仍缺乏。部分大龄技师找工作难,一来企业需要端正对他们的看法,大龄技师不但有技能,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真正是人才难得;二来技师们也需要职业指导,学些求职技巧,能展示自己技艺,让企业觉得自己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即用型人才”。 (王卫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