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健康行动”急招志愿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12:2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王楠

  杨浦区“健康行动”在四个月的试点后,第一阶段暂告段落,112名智障人士在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得到大幅提高。

  然而,作为本市唯一为智障者恢复度身定做的“特奥运动健康指导计划”,健康行动还需要大量专业志愿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

  训练锁定阳光之家

  李白,男,18岁,杨浦区控江阳光之家学员,先天脑瘫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独立行走且患有自闭症,18年来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由于普通的治疗方法对重度智能不足几乎没有作用,李白的父母早就不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然而,看到他能自己吃饭,学会走路,还学会了扫地、擦桌、摆课桌椅,能在别人的帮助下写自己的名字,表情丰富了甚至可以微笑,不由得让人感慨奇迹还是会发生。2006年末,杨浦区残联与上海体育学院特殊体育教研室共同开展“特奥运动健康指导计划”,从五个街道的阳光之家挑选部分智障人士分组训练,并对8名进行个案跟踪分析,李白是其中之一。

  “健康行动”可以说是我们搞的一个课题,希望为开展特奥运动积累第一手的材料。”参与项目研究的吴雪琴老师告诉记者,辅读学校的孩子有专门的体育课,专业的教练员,相比之下阳光之家中的训练还很零散,这些16岁以上、分布在社区的智障人士因为年龄较大,要提高更不容易。看到他们在几名助残员的带领下做简单的广播操,教研室决定,“健康行动”一定要到社区中进行。

  生命秘密在于运动

  “健康行动”根据智障人士的残障程度,分别由体育专业的志愿者进行周期性的针对性训练,并按时进行指标对比和评估。记者看到,每位学员都有一本《健康训练档案》。

  “运动功能训练即是通过被动的刺激训练,强制性克服那些不应有的姿势和动作,反复强化,便有可能重建正常的功能活动。”据吴老师介绍,虽然各类练习各有侧重,但对智障人士来说都像是“做游戏”,例如健身操中就有足球操、游泳操、绳操、举重操等。所有动作都是由易到难,初期需要志愿者用手帮助其完成,到后期可以做到完全不依靠他人,自己进行锻炼。

  在为期四个月的试点过程中,特殊体育系的志愿者每周三次,定点到阳光之家服务,并不断调整游戏内容。

  志愿服务有的放矢

  吴老师告诉记者,虽然体育学院的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是本市明星社团,但是下一步要进行大面积推广,“教练员”人数还有极大的空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