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关注城市绿肺热线电话1393656922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15:28 黑龙江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于鸿斌

  据城管绿化部门统计,哈尔滨市城市公园的绿化率均在70%以上,欧亚之窗和太阳岛风景区的绿化率更是达85%以上。摊开哈尔滨市区地图,不难发现,1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绿肺”多集中在松北、哈西和原动力区等城市原来的城乡接合部,而城市中心区的“绿肺”大多为城市公园和大学校园。一方面,自去年以来,哈市加大了绿化力度,力图让城市更适宜人居,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挤占绿化园地的事情却屡见不鲜。

  建楼占绿

  上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是名副其实的榆都和丁香城。也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的安居工程和楼堂馆所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先有迁走的飞机场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开发区,接着遍布江南城区见缝插针式的建筑蚕食了数不清的大量绿地。

  哈尔滨的住宅建设习惯在一张白纸上做文章。原有旧房拆迁时,不管原来是否有绿地,也不管大树已经长了多少年,更不管是两年胸径才长1厘米的老榆树,还是1年胸径长两厘米的杨柳,一律全部铲除,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记者从和平路拐到民生路上,发现路右侧的榆树都高达6米以上,路左侧却种着只有胳膊粗细的新植小树。一条路上为什么树景不同呢?当地的老住户告诉记者,开发商盖了新楼,街边的大树也跟着消失了。同样的“风景”也出现在哈平路上,幸福家园小区门前的树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新栽的,路对面却长着树龄均在三四十年的大树,漂亮的小区建成了,路旁的大树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百年老街,它的20多条副街让这里的老住户旧地重游时感慨万千。纷纷表示“变得不敢认了”,因为原来的老街副街上几十年的大树都没了。记者走访时发现,从西二道街到西十一道街,大树几乎消失怠尽。

  路桥毁绿

  学府路上的4米云杉,和平路上的6米柞树是老一辈冰城绿化工作者心中的骄傲。其中,学府路上的高大云杉还是出城口的一道醉人风景,万棵高大云杉郁郁葱葱,人行道上还有许多杨树和榆树,各种野鸟和松鼠出没其间。1999年10月,学府路改造完工,变得宽敞整洁,被誉为“龙江第一路”。但原来望之“蔚然深秀”的云杉却消失了。新种的低矮云杉也好景不长。学府路完工之后的4年里绿地反复修修补补。2003年8月,又有十几家园艺施工队轰轰烈烈地开赴这里栽树铺草……后来树木不成活的原因找到了,这些树木竟然是在碎砖头上栽种的。如今在学府路两旁,原来的矮灌木已经被园林部门栽上的高大银中杨取代。先毁后栽,栽了不少,草也铺得很美,但风光一阵的弊端却依然存在。

  工程前毁绿,竣工就绿化,移植时间错位,不尊重树木自然生长规律,势必带来移植树木大批死亡的结果。2000年6月,有关部门倾资数十万元,引进四五百棵白桦,栽植到刚刚改造完工的道外区靖宇公园。可由于当时错过了初春———白桦移植黄金期,加之白桦树树种本身成活率偏低,所以,不到一年这些白桦就几乎全部死掉。

  门前难绿

  每年春季,哈市都要对行道树进行补植,对象主要是病伤死树,补植率4年来年年都是100%,但哈市街路行道树只剩树坑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原因何在?除了突发虫灾、大风、雷劈等自然灾害外,人为毁绿是主要原因,且毁绿手段恶劣之极。

  2006年8月10日东北网曾经发过这样一篇稿:植树建绿一直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内容,绿树成荫也是市民期盼的街头风景。然而,街路旁的个别商家为了占据门前空地,竟恶意用倒硫酸、浇开水等手段将树木弄死,坐等有关部门将死树砍伐掉。近几年,哈市这样毁坏树木的案件屡有发生,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整治办法。

  2005年4月初,哈市道外区韩家洼子街路旁,一商家竟然往门前的两棵杨树上浇硫酸,酸味扑鼻,还伴有焦糊味。后来查明,饭店是想让两棵树死亡后被伐掉,就不会挡门脸了。

  宣化街商家林立,是汽车配件商店的集中街路,原本街路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可如今却像城市天空中的星星一样稀少。去年夏天,记者就曾在宣化街与平公街交口处一商家门前发现了这样的5棵大树:树枝枯黄,树叶稀少,与周边茂盛的树木反差明显,原因是这5棵树都曾被硫酸毁过“容”。记者调查后得知,两年前,因这5棵树占据了停车场空间,附近一商家便将硫酸倒在了大树的根部,树根被严重腐蚀、断裂。

  早在2003年,城管执法部门就不断接到硫酸毁树的案件,并先后出台多种政策对此进行管理。可当硫酸毁树的方式得到控制后,又出现另一种毁树方式,2004年,多数临街商家用浇开水的方式把还未成长的树木毁掉。在道外区宏伟路上的一家饭店门前,有一棵种植不到一年的小树,饭店为了将其毁掉,便让工人烧开了一锅水,直接倒在了树根上。

  城市要发展,各种建设势在必行,但为建设用地毁绿再花钱植树来补足的做法就显得得不偿失了。一位城管人士对记者说:“哈尔滨的绿化如果不遏制这边毁那边栽的现象,那么人口集中的城区绿肺将越来越少。”另一位主管绿化的区长也曾一针见血地说:“如果哈尔滨原有绿肺保护得很好,再加上年年种植树木,那么现在的哈尔滨早已是满眼绿树的花园城市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