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气象专家详释北方暴雪成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18:00 云南日报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樊曦)近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水和大暴雪。极端的天气过程导致辽宁、吉林等地出现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暴风雪,华北北部部分地区出现20-30℃的强降温。仅仅在3日到5日之间,中央气象台就发布了6期寒潮警报和6期暴雪警报。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一些地方的农业、电力、交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尽管极端的天气过程从6日开始逐渐消失,但人们不禁要问,在早春时节出现这样罕见的天气,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对此,中央气象台的气象专家做出了解答。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副主任乔林说,造成50多年未遇暴雪的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由于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偏南气流)活跃,暖空气和冷空气(偏北风)在黄淮地区上空交汇生成了气旋性环流(黄淮气旋)。

  第二,前期海水表面温度偏高,使得黄淮气旋东移入海后强烈发展。气旋北部和东部的偏东和偏南大风把海上暖湿空气吹至陆地上空,带来了丰沛的水汽。

  第三,北方东移强冷空气(北风)与暖湿气流(偏东或偏南风)在东北地区上空交汇,产生辐合上升运动,加之冷空气的抬升作用使空气上升运动加强,形成了深厚的降水云系。异常深厚的降水云系使得辽宁等地出现了50多年未遇的暴雪。

  乔林表示,总之,此次强降水是在前期气温和海水表面温度偏高的基础上,黄淮气旋入海发展带来丰沛水汽以及强冷空气使上升运动明显加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气象专家建议,面对多变的天气条件,北方地区应注意加强牧区牲畜、冬小麦等的防冻保护工作;长江中下游地区须加强农田渍涝灾害的防御,做好农田沟渠配套建设,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减轻渍涝灾害造成的影响;华南地区早稻将进入大面积播种育秧阶段,各地应采取措施,避免冷空气对早稻播种造成影响。

  据中央气象台6日发布的全国中期天气趋势预报,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会比较频繁,北方地区冷暖变化较大,南方地区气温变化较平稳;江南、华南地区阴雨天气较多。10日前后,将有一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有较大降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