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昆明人怀念老昆明景象 马路市场 一个时代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09:27 云南日报

  

昆明人怀念老昆明景象马路市场

  马路市场隐患也多 (资料图)

  本报昨日刊登了昆明将开禁部分马路市场的消息,很多市民告诉记者,“十分怀念老昆明昔日马路市场呈现出的繁华景象,20多年来,心目中繁华的长春路、最具特色的武成路上不仅老建筑物全部消失,而且连名称也改成了人民中路,再后来金碧路也被全面拆除,变成了一条条城市的中心大道,现在只拥有拥堵的滚滚车流、成林的大楼。”

  城市印记一:武成路

  记者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位曾经在武成路摆过摊的赵丽仙女士,她对记者说:我以前的摊位主要卖羊毛衫以及年轻人的衣服、裤子、鞋子,男人的皮带,当时这条路摆摊的不多,卖东西的商铺多,主要是由于逛的人多,太拥挤了,感觉有点像现在大观商业城内人多时的景象,路也没现在宽,可能只有现在的1/2还不到,路面是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铺成,还有被车压过的痕迹,下雨的时候在上面走路特别滑。路两边的商铺大部分是木板房,也有些砖瓦房,下层卖东西,上层住人,当时那些商铺的老板基本都是老昆明,早上一般要到10—11点左右才开门,由于当时的昆明人吃完晚饭喜欢出来逛,所以晚上也是10点后才关门,那个时候路灯也没现在这么亮,昏黄的街灯下充斥着各商铺的叫卖声,特别有意思。

  整条街上卖什么的都有,还有很多特色小吃,记得有一家豆花米线生意特别火,我们都挺羡慕他的。来逛街的人群也是包括各个年龄层,年轻人要多些,主要当时这条街上卖的东西很流行,新潮的衣服、裤子、鞋子都能买到,我记得我有段时间卖过女孩子穿的“大头鞋”,98元一双,太好卖了,那个时候上初中、高中的女娃娃最爱买。

  当时武成路的小巷道还特别多,怕是昆明城拥有巷道最多的路面了,随着城市的扩建,武成路也被拆迁扩建了,武成路也成为了一条冷清的街道。听说政府要开禁部分马路市场的消息还是挺高兴的,但可能终究恢复不了昔日的热闹。

  城市印记二:长春路

  左女士曾是老长春路的发烧友,她告诉记者:“印象中长春路是位于现在的人民中路中段,青年路与正义路之间,路上有商店、戏院、教堂和众多摆摊的小贩,印象最深的是3个地方,一是有个叫做福音堂的教堂,那个时候被我们称为‘洋老咪’的修女常招揽人们进教堂做礼拜;二是有很多卖烟丝的店铺,因为当时父亲吸水烟筒,常带着我去买那些橙黄色的烟丝;三是卖旅游鞋的聚集地,感觉昆明城里卖旅游鞋的小贩都在长春路摆摊。而如今长春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每天车流不息,周围都是几十层高的大厦,以前熟悉的店铺也变成了银行和百货商场。我觉得,最大的改变不是在于城市变繁华了,而是以往狭窄的街道、晚饭后逛街的人群、满大街的叫卖声里所透露出的温馨气氛一去不复返了。”

  专家观点

  关键还在于引导管理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顾幼瑾

  疏堵结合、引摊入市,对于进城务工以及下岗工人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对于繁荣经济、解决就业问题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好街头小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深层次而言,街头经济更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市井文化。街头有了叮叮糖、有了烧饵块,这才是昆明,不然你走到哪个城市都是肯德基、麦当劳,那多没意思。在泰国曼谷闹市街头,晚上的烤虾是外来游客的一道景观,但早上起来街道又恢复得干干净净,因此街头小贩不是不能存在,关键还在于如何引导管理。

  摊位费不要超过100元

  “能合法经营那敢情好,我曾经一个月被没收过3次摊位,合法经营就没这种情况了。”在昆明麻园附近卖小百货的潘女士说。

  “划定区域合法经营当然好,那我们就不用再交冤枉钱了,但希望交的费用不要太多,一个月最高不要超过100元,要是再高我就不愿意去了。”这几天在小西门、昆明大学附近流动的摊主刘先生告诉记者,曾经在一二一大街的高校附近摆摊,有些时候是街道居委会来收管理费,每个月30元,但也不能保证城管工作人员来的时候还能摆,“反正要是他们说不给摆了交了钱也不给摆”。

  □ 实习记者尚耀东本报记者 戴川 (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