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泰和应对暖冬暖春影响提升粮食生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10:59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南昌3月8日消息(记者蔡福津 通讯员邓和平 罗善平)3月8日,江西泰和县上模乡田西村八组农民郭东红兴冲冲地在泰和种子公司门市买了300多斤威优、汕优系列杂交早稻良种,接着又在农资店选购农药。这些种子是泰和农技部门为应对暖冬暖春的影响,所挑选推荐给农民的品种,具有抗病性强等特点。

  在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泰和县,如何减少暖冬暖春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今年粮食生产安全,为国家多打粮,眼下成为县委、县政府,尤其是农业部门最迫切的课题。

  “受暖冬的影响,今年的地是比较难种的一年。”泰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肖志强担忧道。他说:由于暖冬气候,‘瑞雪兆丰年’的优势没了。土壤受冻不够充分,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病菌残留的基数高。预测今年属病虫害的高发年。由于暖春,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出现早熟,导致抗病性能力弱,如果遭遇‘倒春寒’,灾害性很大。

  为策应对暖冬暖春气候的影响,泰和农业部门从品种选择上入手,淘汰了先农1号、先农25号、德农88、华两优105、南集三号等易感稻瘟病的品种。暖冬气候对“二化螟”等越冬虫害打击不大,冬后存活率高。对此,积极引导农民及早耕沤早稻大田,保证足够的浸沤时间,杀死稻田内的螟蛹,有效压低虫源基数。跟踪气候变化,按正常期播种,不宜提前。增加用种量,增加基本苗,提高保险系数。泰和推出了“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的增产措施,张贴宣传挂图上万张,引导农民科学播种。

  同时,他们还拿出了一套科学严密《2007年水稻病虫防治预案》,从防治目标、防治策略、组织领导、技术措施、资金保障都作了科学严密的安排。预案将是掌控全年粮食生产的一个法宝。

  目前,全县共储备优质杂交稻种30多万公斤,化肥12万吨,农药800吨,秧盘3万余箱,农机器具1万多台套,确保了春耕备耕物资品种齐全、货源充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