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赤峰市"妇字号工程"让二十万家庭走向富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8日15:5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赤峰3月8日消息(记者郑颖 赤峰台孙文彬)内蒙古赤峰市各级妇联组织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以提升广大劳动妇女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积极围绕农牧业产业化开展“妇字号工程”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起各类“妇字号”示范小区、基地175个,建立各类妇女互助小组6479个,参与人数达12.87万人次,带动20多万个家庭走上富裕路。

  近年来,赤峰市各级妇联组织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根据各地的地域环境,产业特点等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妇字号工程”基地建设活动。元宝山区妇联协调区农牧业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全区5个乡镇的10个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巴林左旗建起了妇女互助网络组织示范村20个,建起互助网络小组1958个,在市妇联和旗信用社的支持下,全旗发展了以妇女为主体的笤帚苗深加工典型户100户。

  在不断开展壮大“妇字号”示范小区、基地建设的同时,赤峰市妇联还把培养广大妇女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劳动技能放在首位,积极引导广大妇女由劳动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在产业选择上由种养向旅游、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众多领域拓展。2006年全市共举办了与“妇字号工程”相关的科技培训班2790期,培训妇女21.4万人,协调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313.85万元。同时,市妇联还与德国复兴银行和美国格拉民银行分别签订了200万欧元、98万美元的小额信贷项目合作协议。如今,“妇字号”工程不仅是广大妇女展示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个平台,而且还带动了全市产业化健康发展。据统计,2006年全市12.87万参与示范小区、基地建设的妇女带动20多万个家庭致富,人均收入比2005年增加470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