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厦门今年打造国内一流急救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08:08 台海网

  台海网3月9日讯 (记者 黄智敏) 今年起到2009年,厦门将投入巨额的资金,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医疗急救体系。其中仅今年的投资就达到1千万元左右。

  昨日,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姚冠华在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今年,卫生部门将集中资金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包括成立急救信息平台,增设3个医疗急救分中心,5个医疗急救站,增配10辆救护车,适当增加医疗急救救护人员等。所谓院前急救,就是指现场急救及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护。

  

  建设高效急救信息平台

  

  今年,将建设连接120院外与急救基地间(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的急救信息平台(如脑外伤、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单病种救治平台)。姚冠华告诉记者,急救信息平台系统的建设可以使死亡率高的主要病种如心脏急救、脑外伤急救、脑中风急救由专科医师直接指挥120医师院前急救,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信息平台到底有什么作用?姚冠华举例说,心肌梗塞最佳抢救时间是6-10分钟,如果患者病情发生立即呼救,120赶到呼救地点,然后再将患者拉到医院,来回的时间往往需要15-25分钟,这也就是为什么心肌梗塞死亡率比较高的原因。如果急救信息平台建立起来,120赶到呼救地点,医师和护士立即采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并将相关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到厦门市心脏中心,心脏中心的专家立即指导120医护人员对患者做溶栓处理,那病人获救的几率就会相当高。

  姚冠华说,急救信息平台的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建成后,120急救车的仪器设备将可以在车上采取患者的资料并同步将相关资料传递给医疗急救中心,以及各家医院,包括心电图。然后有关人员将对病情分类,专科类疾病将通知专家遥控指导120医护人员抢救。另外,即使将患者拉回医院抢救,接收的医院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的情况并做好抢救准备,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今年年内,厦门的两个医疗急救站将首先完成急救信息平台的建设。同时,为了让120与急救基地间(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协调配合,最近120医护人员与各个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进行轮岗交流,这样120医师就知道需要传送什么信息给急诊室医生,而急诊室医生也能够熟悉120医师的操作。

  

  按人口分布医疗急救站

  

  今年,全市将增设3个医疗急救分中心,5个医疗急救站,将医疗急救站分布变得更加合理。姚冠华表示,目前,厦门医疗急救站有12个,但分布并不合理,大都是依附大医院而设。而许多大医院都集中在老城区,比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174医院。因此,这次院前急救体系建设,他们计划按照地域和人口分布,来设置医疗急救站,比如在江头、环岛路、岛外等。姚冠华说,江头是新城区,人口比较密集,但目前这里还没有设置医疗急救站,他们计划在中医院设置医疗急救站。而在环岛路上设置医疗急救站,那是因为每年在环岛路海边抢救的溺水患者比较多。

  姚冠华表示,医疗急救站分布半径应该在5-8公里比较合理。再者增设3个医疗急救分中心,岛内两个,岛外一个,目前有一个医疗急救中心设在集美。

  另外,还将增配10辆救护车,增加医疗急救医护人员。姚冠华说,每个医疗急救站至少要配备一辆救护车,而每辆救护车要配备一组救护人员。因此,将来,增加5个医疗急救站,也同样要增加救护车,增加医疗急救医护人员。

  

  创建“一站式”急救基地

  建设现代化医疗急救体系,除了要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外,还要创建“一站式”急救基地。姚冠华表示,这是今年厦门医疗急救体系重点建设的几个项目之一。

  所谓“一站式”急救基地是,医院急救能够提供“急诊一站式服务”,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抢救、治疗、手术、急诊ICU留观都在一个“站”完成,医护人员动,而病人不用动。

  姚冠华说,“一站式”急救基地是依大型综合医院为依托,以综合急救能力、急诊抢救工作量等为依据,按照行政区域合理布局。厦门卫生部门,计划建设5个重点急救基地、3个准重点急救基地。具体分布如下:思明区:市第一医院总院、中山医院。湖里区:市中医院。集美区:市第二医院总院、市第一医院杏林院区。海沧区:市第二医院海沧院区。同安区:市第三医院。翔安区:翔安区1所定点医院。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