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在烈火中铸美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08:58 解放日报

  

在烈火中铸美名
在烈火中铸美名
消防大练兵 ·张海峰 李福 摄·在黄浦江畔,驻扎着一支有名的消防部队———车站中队。这支中队曾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消防中队”,还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公安部“人民满意公安基层单位”等称号。荣誉背后,是中队官兵舍生忘死的事迹。

  火场现场从不退却

  2001年9月12日夜晚,江南造船厂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得知:里面存放着50个氢气钢瓶。如果不能迅速转移,将引起爆炸,导致一场大灾难!官兵们义无反顾冲了进去,用水龙阻止火势蔓延,对钢瓶进行冷却。官兵们冒着危险穿梭于烈火和浓烟中,10个、15个、25个……凌晨3点,所有钢瓶全部安全转移。

  宝山某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官兵们在途中就听到爆炸声。赶到现场,情景更是惊心动魄,一阵阵气浪将易燃气瓶、桶装化学品抛向四五十米高空。他们坚持边侦察边推进,全身心投入火场之中,奋力扑灭。

  一艘2万吨级船舶起火。为了查清火源,消防官兵从不同方向深入机舱侦察,烟熏火燎,每走一步都像进入一个迷魂阵,四周烧得通红的铁板碰一下足以把皮肤烫伤,官兵义无反顾奋战现场。

  “6·17”福佑路居民火灾、“9·18”新南京号集装箱轮火灾、金山石化乙烯装置火灾……车站中队消防官兵从不退却一步。

  1999年10月至今,该中队接警3万余次,抢救人民群众200余人,保护财产价值5000余万元。

  练兵磨砺钢铁意志

  现任中队长张毅受命参加巴塞罗纳“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他的参赛项目是负重登楼。登楼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课目,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砰———”发令枪响,他如离弦之箭蹿上楼梯,在30层时超过一名参赛者,在33层又超出一名。此时,他的空气呼吸器开始报警,这意味着5分钟后气量将耗尽,假如他不在5分钟内冲到40层顶点,就会被淘汰。凭着坚强的信念,他不顾体力严重透支,奋力冲到终点线,成为在规定时间里唯一完成登顶的亚洲人。

  “铁骨靠信念铸炼!”车站中队官兵这样勉励自己。训练后身上白花花的盐粒,鞋子里倒出的汗水,成了官兵们相互“攀比”的事。

  驻地百姓守护情深

  驻地老百姓说起车站中队都说:“他们使我们心里踏实。”

  多少次,中队官兵为驻地群众打开被误锁上的家门;多少次,他们为驻地群众张开电梯;多少次,他们为驻地群众拆除马蜂窝……很多孤寡老人体会到了来自车站中队的温暖:家里水龙头漏水了,他们来修好;家里电线老化了,他们来换好;有了这“兵儿子”,桌上常摆着水果和营养品……该中队制作的破拆工具和处置电器火灾、液化石油气泄漏等演示器材,也成了中队官兵传递爱民之情的最佳切入点。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