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公众场合该向社会传播怎样的道德信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2:27 三秦都市报

  大连森林动物园的散养区上演着一幕“弱肉强食”的惨烈场面:一群非洲野狗嚎叫着疯狂扑向一只浑身发抖的羊,野狗凶狠的撕咬,羊绝望的哀号,最后是残碎的羊的骨架,野狗脸上满是鲜血的狰狞表情……而一道栅栏相隔的大连西岗区滨海路某小区居民楼亲眼目睹的人们遭受着精神折磨,孩子则是更多的恐惧,睡梦中的噩梦。(3月12日《新商报》)

  看完这篇报道,没有亲眼目睹,仍能想象那种惨烈,体会那些居民楼里人们的精神恐惧。动物园给人的印象是自然界动物的百态,更多是站在人的社会的立场上对动物世界的了解和熟悉,给人们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启迪。而大连森林动物园给人传递的却是血腥和因此而产生的精神折磨!

  或许有这样的言论,说这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但别忘了,作为公众场合的动物园,需要对社会传递怎样的道德信息?或者进一步说,主要是体现怎样的一个价值取向?很显然,作为动物园一类的公众场合,给参观者首先应该担当教养的责任,这种责任最起码的道德信息应该是真、善、美!正是这样道德信息的传递,激扬社会和谐、自然、唯美的精神内核。

  公众场合的这种社会责任是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报道中,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对于居民把羊杀了,减少羊的痛苦的提议居然说,反正羊都要死,何必那么麻烦。他们缺失的正好是这种社会责任。公众场合的任何一个管理细节都会反映管理者的社会责任,都能体现你向社会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和道德信息。可喜的是,我们在报道的最后,看到了记者采访到,国内其他城市动物园杜绝给动物投喂活食,以及动物保护者提出,这样的血腥惨烈违反动物保护的宗旨,以及动物园饲养动物用于观赏,没必要保持野性的声音。

  这则报道只提供了一墙之隔的居民楼里人们遭受的精神折磨,很显然,动物园不再是提供了人们观赏动物的处所,更不是提供人们知识和教养的精神处所。那么推而广之,那些参观动物园的人们,需要了解的自然法则或许可以从其他渠道掌握,有必要这么亲眼目睹,产生心灵的震撼吗?这种震撼和折磨带给他们的是了解知识还是会引发他们对生命道德的思考,有没有可能会扭曲他们的道德标准呢?答案不言而喻,那些嫌麻烦的工作人员该想一想了,你给了这个社会,参观者、旁观者什么?

  报道只提到了动物园,笔者在行文中使用了公众场合。其实,所有的给社会提供精神和道德建设的机构都一样,在我们的服务中,该向社会传播怎样的道德信息?那就是科学的、对生命和人性尊重的态度。这份社会责任感有了,方式就简单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