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拒绝“国骂”不能仅靠“运动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2:27 三秦都市报

  3月11日,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称,北京奥组委正与卫生部商量奥运期间在赛场禁烟事宜,同时辟出专门的吸烟区。中央文明办同时表示,将要发起一场拒绝“国骂”的活动。(3月12日人民网)

  在日常生活中,在家中宴请宾客亲朋想必是不少人都曾有过的经验,无论是豪宅陋室,主人在宴请之前,除了力所能及的制备美酒佳肴外,也少不了要对房间的室内卫生打扫一番,力求清爽整洁;至于主人的衣着打扮当然也少不了要花费一番心思,至少也需大方得体。若将2008年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与日常生活中的请客经验作个对比,奥运会的体育价值本身就好比是那桌饭菜的质量,虽然是重头戏,但却不能涵盖全部内涵,体育之外的文化交往、文明交流就好比是大宴宾朋时的室内卫生与主人着装,当然也马虎不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央文明办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发起一场拒绝“国骂”的活动,就好比是大宴宾朋前的打扫卫生、除污去垢,不仅大有必要,甚至是理应遵循的基本礼仪。

  在奥运临近的时刻发起这样的一场全民拒绝“国骂”运动,不容否认其势必会收获一定的效果,奥运期间“国骂”现象大量减少甚至短时期内“国骂”的彻底消失,以致国人素质与文明形象在世界面前得到大幅提升也完全具备可能性。但是,正如所有“运动式”改良所固有的顽疾一样难于持久,假以时日,再度复发,甚至剧烈反弹,恐怕是以“全民运动”这剂药方来疗治“国骂”所难于规避的“抗药性”,等到“奥运”或是“运动”阶段的药效一过,“国骂”依旧,恐怕也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拒绝“国骂”的全民运动,固然有“治表”之效,但却缺乏“治本”之力。

  事实上,“国骂”的存在既然并不是桌上的浮土,显然不能寄希望于轻轻松松的“抹之即去”。当“国骂”已经不再是出自个别少数人之口;当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例如体育看台)下甚至能堂而皇之地上演集体版“国骂”时;当闻听“国骂”的公众已经耳朵起茧,不觉刺耳,习以为常时,“国骂”显然已不是一株根基浅薄的幼苗,而是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拒绝“国骂”运动,或许能够打落这棵大树的枝叶,但是如果不能撼动其根基,待来年,春风吹又生,当然也就并不奇怪了。

  如此说来,笔者虽然并不反对奥运之前“临时抱佛脚”式的拒绝“国骂”运动,但真正意义上的拒绝“国骂”,“大刀阔斧”的运动之外,显然还需更多“精雕细刻”、“润物细无声”的真功夫,前者或能治“国骂”于一时,而后者方能除“国骂”于根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