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网络不安全 法律要来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2:33 三秦都市报

  昨日,本报全国两会博客公布了“虚拟‘网事’期待现实‘护身符’网络安全亟待立法”话题,引起全国人大代表、专家和网友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于文提出:网络安全令人担忧,应尽快制定法律法规监控。

  “熊猫烧香”烧痛了互联网络

  2006年12月初,中国互联网上大规模暴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这一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这种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短短两个月内,已有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中毒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超过千家,其中不乏金融、税务、能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单位。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湖北网监部门在浙江、山东等8省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李俊、雷磊等犯罪嫌疑人。“熊猫烧香”病毒制造者李俊被公安机关抓获后,编写出专杀程序,公安部门正组织专家对这一程序进行鉴定后供网民免费下载。

  “‘三炷香’烧痛了网络!”有人如是说。 事实上,网络充斥各种病毒已经成为惯常之事,却鲜见病毒制造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也让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网络犯罪是一项可以用极少成本攫取暴利的“事业”,正因为此,网络犯罪越来越猖狂。

  虚拟网络影响到现实生活

  “网上游民”:就是该加强互联网安全的监管了,现在电脑“黑客”越来越多,经常袭击个人或单位的网上信息,甚至出现未成年人的“黑客”,可见网络安全监管的漏洞越来越严重,这影响到所有网民在网络上的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

  “博友”:昨天看到你们关于个人信息的相关讨论,其实,网络上的不安全现在就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文化人士”:网络的不安全性现在不仅仅危害到大家的个人或公共安全,而且也影响到了文化安全,互联网监管上的漏洞和不足也使大量的不良文化通过网络侵入,严重影响到文化上的安全。

  “城市市民”:现在网民数量急剧增加,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诸如银行、交通、通讯等许多行业都可通过网络受理许多业务,因此,网络安全尤显重要。

  “叶子”:提到网络安全,我不得不说说电脑病毒。如今网络信息爆炸膨胀,网络为用户提供快捷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让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通过制造各种各样的电脑病毒,盗取电脑用户信息。黑客、病毒已经成为时下充斥网络世界的热门词语,轮番的攻势使本不坚固的互联网络越发显得脆弱。一提起前一阵让许多电脑用户都闻“毒”色变的“熊猫烧香”病毒,至今仍心有余悸。许多电脑用户为了清除病毒,不得不将整个电脑格式化,而付出的代价则是丢失个人信息,还有很多人的工作被破坏或者不得不停止。

  电脑病毒所带来的各种危害及损失让人痛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想有效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首要的就是用户要重视安全问题和提高安全意识,在思想意识上为网络筑起一道“防护墙”。

  病毒制造者鲜有受惩罚

  提到网络上的病毒等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影响,几乎每一个上过网的人都深有体会,但事实上,网络充斥各种病毒已经成为惯常之事,却少有病毒制造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这也让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网络犯罪是一项可以用极少成本攫取暴利的“事业”,正因为此,网络犯罪现在有越来越猖狂的趋势出现。

  “这是我国互联网安全和反病毒事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熊猫烧香”案的侦破,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熊猫烧香’案件告破也应该引起网络安全业界的反思。”一些杀毒厂商的人员这样评说此案。

  一些律师称,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犯罪确实存在难以量刑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熊猫烧香”相类似的案件很有可能大幅增加,相关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细化。

  全国人大代表于文——应尽快制定法律法规监控

  “网络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是少数人利用网络大肆传播非法信息,致使许多无辜的网友上当受骗,影响社会稳定,让人非常担忧。”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工商联副会长、西安市工商联副会长于文指出,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程度了,希望通过立法的手段来监管网络的安全。

  于文说,网络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少数网站发布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到青少年的身心;二是有人利用网站布设网络陷阱,令不明真相的网友上当受骗。在影响青少年身心方面,经常可以看见许多中小学生连饭都顾不上吃,抽着烟沉迷于网吧,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令很多家长痛心不已,却又显得无能为力。

  于文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律,保证网络安全,在法律法规上给予威胁网络安全的违法分子以严厉打击。执法机关可以招用一些懂得网络技术的高技术人才,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对网络安全实施监控。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薛昆

  网络不安全威胁社会安全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 网络安全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网络硬件安全,如病毒和网络故障。去年年底的网络病毒“熊猫烧香”导致一些网络瘫痪,造成损失,诸如此类的事件几乎年年发生。另一方面就是网络软件的安全问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制造政治谎言、造谣生事、蛊惑人心,还有一些网民无意中将国家机密在网络上泄密,网络犯罪、账户被盗等等安全问题屡屡发生,都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毫不夸张地说,国家安全依赖网络安全,文化环境、青少年健康成长都需要网络安全,需要网络正确的导向。所以,越是现代社会越需要网络安全。而且,防范技术的增强可能会激发某些具有猎奇心态的人在网络犯罪方面的兴趣。因此,从根本上对网络犯罪进行防范与干预,还是要依靠法律的威严。

  关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空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一名陕西人,你最关注什么问题?最希望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您传达怎样的心声……请留下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每一天,我们都期待着您的关注与建言。关注两会,关注民生,关注自己!

  “三秦都市报全国两会博客”:sanqin110.blog.sohu.com或通过“搜狐博客”进入龙门客栈点击进入

  “三秦都市报全国两会民意直通车”http://news.sohu.com/s2007/sqdsb

  电子邮件:xinwen2000@126.comxinwen9999@sohu.com

  新闻热线:029-82243110

  新闻传真:029-82223112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郭红文 朱娜 实习生 孙烨宁甲平采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