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即将逝去的职业”系列策划(六):敲敲打打之中主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4:29 山西新闻网

  

“即将逝去的职业”系列策划(六):敲敲打打之中主顾...

  不用焊,不上胶,老工艺令人称奇

  

“即将逝去的职业”系列策划(六):敲敲打打之中主顾...

  看看活计怎么样,货真价实不骗人

  

“即将逝去的职业”系列策划(六):敲敲打打之中主顾...

  都市里,手艺人越来越少,行当前景并不亮堂

  

“即将逝去的职业”系列策划(六):敲敲打打之中主顾...

  叮叮当当10分钟,一口好锅又诞生

  策划人语: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或在大街、或在小巷、或在城市、或在乡村,一声悠长的吆喝、一套简单的行头、一副粗糙的面孔、一身精湛的手艺,修补熨帖我们的生活。曾经的这些行业,不可或缺。随着历史的变迁,渐出视线。

  有的后继少人,有的寂静无声。我们扛起镜头寻找,只为用影像定格,然后用怀旧翻新。在商业社会的纷繁芜杂中,保持一份对逝去的追寻,一种对质朴的留恋。

  立此存照,以资纪念。

  补锅是门老行当。“补锅,钢精锅、铝锅。”曾几何时,这熟悉的吆喝声,总是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小区里。那时,一听到吆喝声,各家的主妇们就会叮叮当当地把家里攒了许久的破锅烂盆一股脑全部拿出来,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那时的锅有铁锅、铝锅、钢精锅等,品种不同,技术、火候也不尽相同,很能考验补锅人的手艺。后来,经济发展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不锈钢锅、高压锅、搪瓷锅等新品种,老铁锅、铝锅越来越少见,烧破的锅也鲜有人补了,往往都会当废铜烂铁卖掉,补锅这行当愈做愈难,生意萧条了,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常常入不敷出,纷纷转行或兼职其他行业。

  45岁的周保平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20多岁出师,在太原干了10多年补锅行当,最后还不得不兼起修车。“修车补锅底,保质量”这是他位于省城红沟路摊子的招牌。接连两个下午,周保平的摊子上修车的人都特别多,一个接一个,忙都忙不过来,攒下的锅孤零零地躺在那里,白白等了两个下午,我有些无奈。你明天早点来吧,早上我不忙!他说。

  周保平每天8点准时出摊,第二天9点去,他早已忙乎了一阵了。剪底子,上新底,抹腻子,捣接口,不到10分钟,一口好锅就又在他的手下诞生了。别看这补锅换底,可真是技术活。锅底与锅身不用上胶、不用电焊,完全靠一锤一锤地敲打,让锅底锅身严实地合起来,让人不得不佩服。对于行业的萧条,周保平似乎并不担心。手艺过人,干活利索,他在附近口碑很好,补锅修车大家都找他,“我补过的锅,不敢说能用十年、八年,用个一两年还是没有问题的”,周保平自豪地说。

  首席记者 戴晓杰 摄影报道

  (编辑:樊永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