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全力修复生物链,将蓝藻暴发可能性降至最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09:11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 (通讯员王鹤记者刘远) 今春玄武湖,湖面冒出菹草等多种高等水生植物,湖底还藏着10多种贝类。经检测,湖水透明度达到80厘米左右,水中总磷总氮含量、微囊藻数量均少于往年同期。昨天,玄武湖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玄武湖生物“链条”正在全力修复中。

  受去年暖冬影响,今春玄武湖的水草提早进入生长旺季。昨天一早,记者泛舟玄武湖,5000亩水面春波荡漾,湖面上6条捞草船正在除草。“水草多、种类丰富,标志着玄武湖生态的改善;眼下除草主要是抑制水草疯长,减少水草死亡腐臭引发的污染。”据介绍,景区投入100多万元购买船只、割草机,50多人每天在湖上除草,日除草量50多吨,使水草数量得到控制。考虑到水草本身净化水体、吸收氮磷的功能,景区保留了北湖水上乐园正对面、玄武湖隧道模范马路出口旁水面以及湖底水草。清明节前后将增加200多种荷花、芡实、菱角等水生植物。

  鱼和贝类是玄武湖生物链条的重要环节。春节至今,景区投入70多万元购买的400万尾鱼苗投放入湖,使鱼量翻了两番。湖底贝类数量同比翻了一番,有河蚬、螺蛳等10多种,几千公斤,可以“吃”掉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

  据悉,景区去年底成立水质监测室,目前工作人员每日检测从玄武湖10多个进、引水口处提取的水样中氮、磷含量,一旦发现异常,立即与环保部门联手治理。景区还与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合作,制定蓝藻治理预案,将今夏蓝藻暴发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编辑晨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