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限摩”舆情调查昨送法制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0:03 云南日报

  

本报“限摩”舆情调查昨送法制办

  把民意原汁原味传递政府部门尝试重大事项媒体自主调查送达模式

  4天1500余市民短信参与总体结果显示反对者占多数

  法制办有关负责人(右)看了调查,连声说“好”

  昆明城区道路是否要“限摩”?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限摩”?本报3月8日权威解读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交警等部门征求意见的《昆明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规定》,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进行的舆情调查,也得到广大读者踊跃参与。4天时间,通过本报短信平台参与的市民即超过1500余人。意见征求结束后,本报都市新闻部经过必要整理,把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原汁原味”整理成册,并于昨日下午送交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法制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份“限摩舆情调查”弥足珍贵,给“规定”的最终制定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法制办将充分尊重市民意见。

  3月8日本报《权威声音解读是“限摩”而非“禁摩”》报道见报,并就此开展舆情调查,市民纷纷以短信和热线方式,发表对《规定》的看法,许多市民认为,《春城晚报》以权威声音让市民真正了解了《规定》详细内容,让更多读者能够清楚地认识这份意见征求稿的特殊意义,同时通过媒体调查的方式,为市民提供了参与的话语平台,搭建了民意与政府的沟通桥梁:“这是对市民意见的真正尊重!”因此,有多位市民建议,晚报有责任把市民这些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总体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天就有78.29%的市民反对“限摩”,一半以上的市民认为,“限摩”并不能真正改善昆明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本报此次调查的总体结果显示,8成以上的市民表示反对,认为应该让摩托车自然淘汰,不应该以出台政策的方式限制摩托车在城区道路的通行。

  昨日下午,本报都市新闻部副主任赵梅圭把沉甸甸的36页“限摩舆情调查”,交到昆明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综合处处长铁伟手中。铁伟仔细阅读后连连说“好”。他说,法制办公室一直关注本报相关报道,特别是舆情调查,为市民提供“限摩”意见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话语平台,就舆情调查情况,他认为,除了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更多市民还提出了有关“限摩”、以及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的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将成为最好的参考。铁伟也表示,10多天的意见征集应该说只代表部分市民的声音,经过调查还发现,更多参与讨论的市民多是摩托车主,因此,法制办考虑,下一步将通过更多方式征集民意,比如在学校、医院等一些单位进行问卷调查,让意见征集更加真实、更权威,让《规定》出台之后,能够真正代表最广泛的民意。最后,铁伟特别对本报这次舆情调查表示感谢,希望以后制定政策、地方规定的意见征集,加强与包括本报在内的更多媒体的合作。他表示,将珍藏好这份“限摩舆情调查”,把它作为出台《规定》最好的参考意见。

  这次舆情调查情况送达法制办,也是本报在新闻报道之外,首次尝试建立向政府传达民意的新模式——重大事项的媒体自主调查情况送达有关部门。此前,本报新闻短信平台曾不定期进行过多起舆情调查,如公交车线路站台设置、小学生作业数量、海鸥保护、小学生过街安全等话题,都得到读者热烈参与。今后,本报将把经过整理的调查情况及读者意见和建议,送达政府有关部门作为制定或调查政策的参考。本报记者 李荣实习生 汤再丹/文本报记者 周明佳/摄(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