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村里的36块“功德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0:55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新华社南宁3月12日电(记者王立芳 张周来)四新村是广西兴业县葵阳镇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可是去过那里的人都感叹说,这个村太不“普通”了!近两年来,这个村不等不靠,通过民主动议组织村民自发出工出钱兴办了一大批公益设施。每完成一项,村里都要立起一块碑来铭记乡亲们同心同德建新村的历程,迄今为止已经有36块这样的“功德碑”。

  在四新村,平整的水泥路已经通到所有农户的家门口,每个岔路口都有醒目的路标指明方向。8个自然村已经有5个村自筹资金建起了室内文体娱乐中心,村中直达县城的班车每隔一小时准时发车……

  四新村有28个村民小组,人口6100多人,村民们这些年大力发展火龙果、苦丁茶、优质稻、蘑菇等特色种植,兴办了好几家砖厂。村里还有80多户养鸡专业户。

  日子逐渐红火,腰包鼓起来的农民开始考虑提高生活质量。

  村支书袁秋华介绍,前些年由于村里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农闲时或是逢年过节群众空虚无聊,年轻人经常赌博打架、惹是生非,因赌博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例子不少。从1996年开始,村里每年都自筹自办春节文化节,村民逐渐被篮球比赛、斗鸡、象棋比赛、拔河等吸引,风气日益好转。近两年来全村建成了一批公益设施,包括5个村文体娱乐中心、35公里水泥路、1个五保新村、一幢村委办公大楼、一个青年广场。总投资2500多万元,大部分都是村民自筹的,财务由村民理财小组民主管理。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村民们纷纷提出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通过集体努力把四新村建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在建公益设施时,村民有钱出钱,没钱出力,自发为集体作贡献。

  德礼自然村筹建文体娱乐中心,87岁的谭水芬拿出了自己用瓦罐装着的637.5元的私房钱。老人说:“村里集体的事,要靠大家一起出力。”

  村里的青年广场今年1月刚刚落成,村民袁庆国为此出工15天、捐钱170元。建文体娱乐中心的时候,他家捐款600元。村里修水泥路,他家又毫不犹豫拿出150元。青年广场建好后,村民纷纷把自家门前屋后的花木移栽到广场花坛里,落成才两个月的广场如今已是绿意盎然。

  青年广场所在地原本是村里袁姓家族的230多座祖坟。听说村里要建青年广场,袁姓家族2700多人主动提出迁坟让地。村支书袁秋华说:“在农村祖坟轻易动不得,但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娱乐场所,村民抛弃了这种旧观念。”借着袁氏家族迁坟的机会,四新村在村子附近修建了集体墓园。

  每自发组织办成一件公益事业,村里就建起一块碑,36块“功德碑”记录着四新村的变化,村民无论捐款多少都“碑上有名”。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