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打不开门”更可怕的是“没人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1:13 黑龙江日报

  王敏学

  一个省会城市的火车站,其出入通道竟如迷宫,狭窄、局促,不仅外来旅客走不明白,本地人也望而却步,如今,就连这样的通道也被大量关闭,以至于逼得旅客翻越护栏,听起来荒唐。二十几个门,只开了两个,竟然还有那么多不开的理由,也是咄咄怪事。而比此更加难以置信的是,相关部门都声称自己没有责任。笔者认为,偌大的车站,没有通畅的出口无疑是可怕的,而无人对此负责则是一件更加可怕的事。

  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历经多次改造,耗资巨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省城最大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民心工程,这样的工程绝不应该定位不清,越改越糊涂。地下通道的主要功能首先是确保旅客出入方便,既要能够及时疏散旅客,又要让人能够顺利抵达。商服功能只是辅助功能,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商服必须让位于通畅。而目前的情况却恰恰相反,通道不仅被关闭,而且在本报《哈尔滨站前地下通道成隐患》连续报道刊发后,哈尔滨市各相关部门也按自己承担的职能职责进行了检查和督促,通道24小时全开通仍然无望。对商服管理的“到位”,与对“通畅”这一公共利益管理的缺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个个打不开的门,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耐人寻味。

  要通畅,不要封闭。关门是错的,那么打开就是了。可问题远远不是说起来这么简单。在本报记者采访、报道此事的过程中,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每个部门都说与自己无关。我们发现,我们城市管理的纠错机制是低效的,甚至谈不上效率,干脆就是没人管。这,实在是比错误本身更可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