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导游连番“演戏”设圈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14:54 新民晚报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古人常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然而,从本报热线接到的投诉来看,不少入滇的随团游客如鲠在喉。看来要是撞上“黑心店”,风景再美也会给人留下阴影。

  老板“永远”是老乡

  去年夏天,上海游客王先生携全家去云南,导游带着他们“参观”香格里拉一家卖天珠的博物馆。老板自称曾在上海读大学,毕业后和几名同学结伴,来到云南的希望小学支教,现在边开博物馆边卖饰品是为了“希望工程”。

  顿时旅行团里老老少少都对老板肃然起敬,王先生带头表示“阿拉也不考虑别处的天珠,就当为‘希望工程’捐款了”。老板听后作揖感谢,还有模有样特别关照售货小姐:“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要替他们选最上等的货,不然扣你们工资。”

  事后,王先生和一名北京游客闲谈,扯到这家店铺时,两人如梦初醒。原来,导游把游客们给“出卖”了,他每次将组团游客的来历暗中告诉了老板,老板看见哪地人,就会说在哪个地方读过大学或者工作过一阵子。而400多元买来的天珠,最多不出5天就断了线。

  导游“导演”苦肉计

  2005年某个黄金周,朱先生随团前往云南。从“女儿国”泸沽湖游览完毕后,看到部分商铺叫卖藏红花,有几名游客好奇地凑过去看。导游立马推荐了几处商铺,但是游客们将信将疑,无人掏钱购买。

  突然,导游厉声道:“这是假的,把真的拿出来。我是内行的。”营业员听后,慌忙从旁边的口袋里又拿出一些来,导游“如释重负”地对游客说:“这才是真的。”并代表旅游团还价,最终以60元/克、20克起卖的“蚀本价”成交。

  因为听过“黑心店”用藏红花宰客的经历,游客们还是没购买。导游见游说不成,叫营业员称了30克,到柜台付账。朱先生发现导游不过是将货物还给了结账柜台,并没有掏出一分钱。当被问到如何断定藏红花真假时,导游没有多说,笑言自己是“凭十多年的经验”。

  江湖郎中卖药材

  去年10月入滇旅游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在云南玉龙雪山附近的旅游购物店里,有不少所谓的“医学专家”或“教授”为游客答疑解惑,并表演烫伤医治术等。吴先生还发现,商店中有人手持“某省药学研究室主任”的工作证,在旁边向游客推介当地药材的神奇功效。让人发笑的是,有些工作证上的相片甚至不是本人的。

  “景点没有商店多。”这样的随团旅游体验着实让游客不满。本报“旅游黑心店大搜索”还在继续,如果您在海南旅游的过程中遭遇不快,请拨打本报962288热线。

  见习记者乐梦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