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技工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1:00 现代快报

  

民工荒?技工荒!
民工荒?技工荒!
民工荒?技工荒!
昨天,凤凰西街的一处建筑工地。一则招聘启事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并议论纷纷。

  附近的居民称,启事已经贴出来好多天了,还挂出诱人的横幅———“招钢筋工、木工、泥工,一天100元”。

  “如今,民工一天能挣这么多钱啊?!”不少人,既半信半疑又有些羡慕地说。

  目前,南京各行各业上班族早就步入正轨。只有许多建筑工地,仍在为招不到技术工人而犯愁。

  素有“铁军”之称的南通建筑业,也面临这一困惑。正在南京施工的南通某建筑公司管理人员叹息说:南通“铁军”,后继乏人啊……

  一天100元招熟练技工

  凤凰西街的那家建筑工地,施工单位是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技术好的工人,一天肯定有100元,技术一般的一天七八十元不成问题。”不过,他又说,技术好的以老工人居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如凤毛麟角,“太难招了!”

  在太平南路附近施工的南通另一家公司项目负责人也诉苦,“工地上已产生年龄断层,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很少,就是有,手艺也跟四五十岁的比差很多。”该负责人透露说,其实,工地上技术工如瓦工、木工、油漆工、钢筋工等,收入也不低,木工平均每天在70元左右,瓦工更高,有90元。技术好的就更高了。

  据了解,近年来,建筑技工的工资涨幅较快,一业内人士称,在装修工中,瓦工、木工、水电工的月收入平均在2000至3000元。除去吃住,基本不低于2000元。这个水平跟两年前相比,就已上升了20%左右。

  南通“铁军”,外地人占一半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有关人员透露,在七八年前,即使是工人,进该公司都很难。“我们只招南通、海门的熟练工,水平高的进来都要找熟人,要老总介绍才行。”但这两年,要招到水平高的师傅很费力气。“年轻的在本地招不到,好师傅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师傅会综合比较,看谁待遇高。老师傅,我们现在都要上门请的!”以前,挤破头想进来,现在要出去打广告招人。该管理人员称,这两年,一过年初五,公司各部门就要行动了,去外省打广告,招聘年轻工人。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一半左右的建筑工人来自外省。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南通各建筑公司中,外地民工基本占据一半左右。

  年轻一代技术大不如前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办公室黄经理介绍,瓦工、木工、钢筋工属于土建工种,肯定是年轻人更有体力优势,“精力好,反应快。”但工地上,搞土建的却多在35岁以上。与土建不同,水电安装工年轻的多些,基本在40岁以下。黄经理称,即使土建有少数年轻人,技术也不如50岁以上的那拨。“老工人,粉刷墙壁,一次性就能粉刷得平平整整,年轻的多数要返工”。

  多位南通建筑行业管理层认为,现在年轻一代建筑工技术和认真程度都不如他们的父辈。来自通州的南京一工地项目副经理季先生说:“打个比方,10来年前,一幢6层楼的房屋,约16米高,瓦工砌墙,一条线下来,上下差距不超过0.5厘米。现在就差多了”。季先生称,油漆工和木工的水平也有差距。业内人士称,招工虽说招熟练工,但多数应征的外地工人都是“半桶水”,年轻的更是没经验,需要老工人传帮带。“但总比没人来好。”

  在河西一工地,一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工地700多名工人,技术定级从8级到12.5级,虽说6成工人在10级以上,但12级以上的比例极小,仅有二三十人,年龄也都在40岁以上。

  还有谁愿学瓦工、木工?

  河西一工地的技工张师傅来自海门,张师傅的儿子没考上高中,上了一所职业高中,学习维修电脑。“上了两年,也没学到什么东西。我开玩笑让他跟我学瓦工,老婆脸就拉下来了,小孩也不同意。”张师傅说,他今年快50岁了,干了一辈子的瓦工,很辛苦,小孩也吃不了这种苦。“像他们这一代,初中毕业了,考不上高中就上技校、职高,家务活都干得少,更别提农活了,工地上日晒风吹,他们哪吃得了这个苦。”

  “我们村的孩子,有的学数控车床,有的学汽车维修……但我还没听说谁学瓦工、木工呢。”张师傅认为,建筑行业很缺人,尤其是技术高的工人,学得好,也一样能挣钱。而且,他说现在建筑工人也没以前辛苦,“以前全靠人工,几层高的楼板都靠人搭人梯往上抬,所以南通建筑工人有‘铁军’的称号,现在机器多了,我觉得也没那么苦了。”

  张师傅介绍说,他老家,有些20多岁的年轻人,宁愿去做保安,也不去学瓦工、木工、油漆工。“去外面做生意,做推销,最后挣不到钱,就做保安了,工资也不高。”对此,张师傅很看不惯,“有这个文化,能看图纸,做钢筋工总比保安挣钱多啊。”

  “技工荒”带来系列反应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光是南通建筑业后继乏人,总的来说,全国普遍如此,只不过,南通和江苏的反应更明显。

  目前,整个江苏建筑业界已经意识到建筑技工后继乏人的问题。一家咨询公司曾作出分析报告,认为各建筑公司技术工人中,因为高校扩招造成本地劳务人员难以招聘,以及大批年龄偏大的职工陆续退出导致后继乏人,已出现断层现象。不少建筑企业,不得已大量使用没有技术的民工,有的企业外地民工已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人才的匮乏和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已开始影响和制约建筑企业的强势发展。

  该报告指出,南通建筑业与浙江绍兴的建筑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南通现有特级资质企业3家,一级资质企业34家,而绍兴特级资质企业6家,一级资质企业54家,该市的上虞一个县级市特级资质企业就有3家。

  业界人士对南通建筑可持续发展颇为担忧。他们说,现在,南通铁军的优势在降低,技工后继乏人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后继乏人很严重,但随着时代发展,建筑业缺技工,招聘技工还要留住技工,只能靠不断提高工资,这必然造成建筑成本的提升,最后,肯定会算在消费者头上。”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黄经理说,他认为,缺乏高素质的技工,工程的高质量也无法保证,“表面看是民工荒,实际是结构性的短缺,人有的是,高水平的技工百里难以挑一啊!”

  快报记者 许小红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