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大量职位 不收任何费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1:20 东南快报

  3月16日普工专场

  以各行业数千基层岗位为主,还有不少适合中年下岗人员的岗位

  3月26日毕业生专场

  大多是文员、储备干部的岗位,适合大中专毕业生

  找工专列开通快半个月了,7位记者乘务员每天忙着给乘客“配对”,许多朋友已经找到了工作。可乘客人数成千上百,还有一些朋友还在为工作犯愁。

  为了帮助更多的找工朋友找到工作、招工单位顺利招到员工,本报与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举办两场大型专场招聘会,给乘客朋友们创造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的机会。

  两场招聘会的时间、地点都已经确定,现场将有更多更全面的招工信息动态的发布,登上找工专列的乘客朋友们,不妨亲自到现场看看。

  此次本报和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作的招聘会,完全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父亲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陈先生订了一年“东快”

  昨天,找工信息平台收到一条短信:“谢谢你们!因为你们提供的信息,我父亲陈祖亮找到一份仓管员的工作!为表示谢意,我刚订了一年的东南快报!祝你们越办越好!”

  陈先生父亲今年57岁了,退休后与陈先生一起住在金山生活区。由于儿子工作繁忙,陈祖亮在家很是无聊。

  3月5日,陈先生在报摊上买了一份快报,便萌发了给父亲找份轻松工作的想法,他给东快信息平台发来找工信息,带着父亲搭上了“找工专列”。

  3月10日晚上,记者乘务员和陈先生取得了联系,找到了招工单位,当天下午老陈就去面试了,没两天就找到了一份类似仓管的工作。

  40多位雇主争抢男保姆

  熊先生一大早打来电话表谢意

  “接到了好多电话啊,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位和我一样驻守过边防的复员军官,看到了我的处境很关心,他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公司,想让我到他的企业去兼职,他说今晚请我吃饭。”一大早,记者乘务员就接到了熊先生的电话。

  到昨天下午,熊先生已经接到了40多位雇主的电话。除了这位老战友以外,大多数是儿女在外寡居的老人,经济相对宽裕。他们希望熊先生下班以后,可以陪老人说说话,做做家务,让他们感受一下儿女在家的气氛。

  家住温泉公园附近的林女士是位典型的女强人。离异后的她独自带着儿子,可自己一天到晚忙工作,孩子从小缺乏父爱,胆子很小,七岁了走到大街上还一定要牵着她的手。她想让军人出身的熊先生抽空带带儿子,她相信对小孩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帮助。

  目前,熊先生对家住白湖亭附近的林依姆家很满意。林依姆60多岁,儿女都在国外,她想让熊先生下班以后帮他搞一下卫生,做顿可口的饭菜,听她唠叨家常,最重要的是林依姆家离熊先生所在的工厂步行只要10来分钟的路程。

□本报记者 李新志 艾兰 王进 胡一晟 林佳丽 施焕军 刘彬 陈玉明 实习生 陈楠 黄韵郁 颜丽金 孔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