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公司喂奶牛 农民收入与奶牛成长同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4:42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背景

  早在2005年,双流县公兴镇出现了这样的好事情,该镇政府和村上不但联手为当地村民作风险担保,而且还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让养殖户到奶牛养殖公司办理租寄手续,农户喂养奶牛增长1公斤可得6.6元的报酬,众多村民不出远门就可以挣钱,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赢,这种模式开创全省奶牛寄养新格局,也填补了全省奶牛寄养的空白,公兴镇农民都争先恐后地当起了奶牛“保姆”,并且已经尝到了更多的甜头。可是就在昨日,当记者再次来到公兴镇时,大业公司负责人十分焦虑地称,奶牛寄养,让农户赚钱了,但是,由于农户的养殖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公司正处在低谷期,面临着许多困难,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教授随即为奶牛寄养支招,并再三肯定了这种模式的双赢性,认为只要农户加强技术学习、公司加强自身管理, 奶牛寄养有望走出低谷。

  奶牛寄养

  政府担风险 让村民赚钱

  昨日中午12时过,记者来到公兴镇邵家店村时,看见沿途仍有不少村民正牵着健壮的奶牛送往公司,村民杨绍华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他从大业公司租寄了3头奶牛,不到半年就纯赚了3000多元。

  “咱们不出远门就可以边挣钱边照顾家庭,屋头的农活也没有耽搁,这种寄养方式基本上没有风险,所以,这次我计划还要投资7000多元扩建圈舍,继续还扩大养殖规模。”说起“寄养奶牛”这种方式的好处,杨绍华更是赞不绝口,杨绍华说的没有风险,这是因为有镇政府和村委会进行担保,大业公司免去了原来应该收取的1000元保证金,双方履行合同期间,企业还要负责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公兴镇为了扩大奶牛养殖规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对养殖户每头奶牛补助50元。

  记者从该村主任钟远成处了解到,最初村民们对新型养殖模式存有顾虑,不敢尝试,他就组织大家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并且率先与公司签订了租寄3头奶牛进行养殖的合同,一些“胆子大的”村民才试着跟进。事过境迁,今天大家对奶牛寄养的热情如此高涨,连他都没有预料到。“毕竟把牛犊领回家养满一年以上,它每增加一公斤公司就按照6.6元支付报酬,而牛吃的草在我们乡下多的是,只要你勤快,那收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据公兴镇经发办董成春介绍,“通过政府与大业公司合作,镇、村两级组织引导,成功发展了50户在大业公司寄养200头奶牛,现公司已组织回收。今年我镇在该村进行的新型养殖试点规模已经达到80户、400余头。从经济效益讲,我们有望户平达到人均增收4000元的目标。”

  寄养困境

  技术不够高 公司落低谷

  “寄养奶牛”确实让养殖户有了赚头,那给养殖户提供奶牛的企业又是怎么想的呢?大业公司的王学刚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多养殖100头奶牛,需要建设1500平方米的牛场和400亩土地提供草料,加上工人的工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寄养奶牛”对农户和公司都有好处,特别是对公司来说,还可以节约整个养殖场地成本,扩大养殖规模,对农户来说则增加了收入。

  “但话又说回来,由于部分农户缺少现代科学养殖技术,他们所养的奶牛品质不高达不到公司要求,从而导致了公司的亏损。”王学刚说,肉牛养殖与奶牛养殖完全不同,奶牛的养殖要求要比肉牛的养殖高一些,不像村民所说的,喂得肥就可以了,其实,奶牛肥壮并不等于乳汁的品质,有时,肥壮的奶牛反而还不如其他奶牛。因此,不少村民在养殖技术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法上。

  王学刚称,正因为上述原因,再加上资金的紧缺,目前,大业公司正处在低谷期,他们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加大对养殖户技术培训,通过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走科学养殖技术这条路子,用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走出奶牛寄养的低谷。

  针对奶牛寄养所出现的问题,记者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四川农业大学动科院赖松家教授。赖教授认为,大业公司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将奶牛寄养给农户,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减少了公司的资金投入,降低了公司在奶牛养殖上的风险,从而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双赢,这种模式在国外很普遍。对于大业公司出现低谷期的原因,赖教授分析后认为,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是导致部分村民养殖技术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少农户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奶牛喂得肥就是好事,其实并不是这样,传统的养殖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民的养殖技术一定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多方扶持

  奶牛寄养有望走出低谷

  赖松家教授认为,养殖技术应当注意选择品质和个体,注重牛犊的培育,种植优良粗饲料,并保证其供应,老百姓一定要在养殖方式上改变观念,利用现代科学养殖奶牛,防止恶性循环;另外,大业公司在内部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注意粗饲料的供应,奶价一定要面质议价,加强自身内部的管理。

  昨日下午,公兴镇党委书记廖德根表示,大业公司与他们的合作,促进了公兴镇的发展,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发展,镇党委、政府已经把该项目纳入了全镇的主导产业,因此,他们将继续加大与大业公司的合作,全力支持奶牛寄养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今年,我们会继续加大对公兴镇奶牛寄养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科技助转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双流县科技局负责人透露,根据县科技局《关于实施“奶牛犊寄养工程”科技项目》预立项的要求,县科技局已于2006年12月6日对该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项目实施符合预立项要求,确定项目补助农户为41户374头,按奶牛犊寄养每头补助农户50元计,总补助资金为1.87万元,补助项目承担单位公兴镇政府项目工作经费1.13万元,公兴镇邵家店村委项目工作经费0.5万元,总计3.5万元。

  许继刚 严如德 本报记者 潘国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