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十大投诉案凸显投诉新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5:55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案例一:搞促销商家虚假承诺。2006年3月5日,湖南消费者徐某等386名消费者联名向市消协投诉:成都某保健品公司向他们推销某品牌的灵芝保健品。推销人员承诺凡一次性购买10盒以上的消费者,赠送礼品外,免费参加成都7日游。但公司未兑现承诺。经调解,公司对消费者给予了近20万元的补偿。

  案例二:短信强制消费。2006年3月15日,刘女士投诉,在未征订任何有偿服务的情况下,某SP商长期向其发送收费信息,每月扣除话费数十元。通过协商处理,该SP商双倍退还话费230元。

  案例三:重复收取天然气入户费。金堂县消协在2006年3月15日接到百余户业主投诉,称该小区开发商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价外重复收取天然气入户费。经多次调解,开发商退还了重复收取142户业主的天然气入户费共计170400元。

  案例四:旅游合同欺诈。2006年5月中旬,韦某一家参加了成都某旅行社组团的“泰国六日游”。据合同约定,消费者只需交纳自费项目费1600元/人。但是,当韦某一行随团至泰国后,韦某被强迫再次交纳自费项目费用1000元/人。后市消协介入此事,公司全额退还重复收取的旅游费。

  案例五:浴霸爆炸伤人。2006年5月25日,褚女士到龙泉驿区消委会投诉,其女儿在洗澡时浴霸发生爆炸,致使右手臂被碎片严重划伤,身体其他部位也多处受伤。经过区消协调解,经销商一次性赔偿消费者5000元。

  案例六:电瓶车断裂伤人。2006年6月中旬,李某到彭州市消委会投诉:电瓶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前叉轴承突然断裂造成他严重受伤。李某向销售商提出了退还车款、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要求。商家拒不赔偿。彭州市消委会认定是电瓶车有质量问题,经营者赔偿消费者各种损失计8000元。

  案例七:宾馆洗澡滑倒受伤。2006年7月,外地游客刘某到新都区消协投诉:其夫妇二人入住当地某宾馆,妻子在洗澡时不慎滑倒受伤。消费者要求宾馆支付医疗费等遭到拒绝。后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宾馆方支付住院费用2787元,并一次性赔偿护理费等各种费用计4189元。

  案例八:新车一年维修20多次。2006年10月,余某到市消协投诉,2005年以100余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进口轿车。在一年时间里因质量问题送修近20次,余某向经销商提出了退车的要求被拒绝。经过市消协调解,汽车经销商作了免费更换相关配件、消除故障等服务。

  案例九:除草剂造成芹菜药害。2006年10月30日,消费者张某、徐某等农户到彭州市消协蒙阳分会投诉,因使用某农资代销点购买的除草剂,栽种的芹菜出现黄心、烂心。当地消协和农牧局对该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认定:除草剂是造成芹菜药害的原因。同时还发现,使用该农药的农户还有80多家,受损面积100余亩。经公开调解,最终生产厂家按每亩400元的标准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案例十:美容产品过敏。2006年12月21日,消费者聂某到郫县消协投诉,其在某美容店做胶原蛋白隆鼻手术后,由于对产品过敏,出现了伤口疼痛、红肿等现象。在当地医院输液、服药后,病情仍然不见好转。经过多次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经县消协调解,该美容店一次性赔偿消费者损失33800元。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