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黎巴嫩 成都军医幽默建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8:3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1月27日,中国首支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60名医护人员飞赴黎巴嫩。昨日记者与医疗分队取得联系后得知,面对没有医院的艰苦环境,成都军医们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积极的心态------先建医院再行医,而且是“按科分工”建设------内科负责内部施工、外科负责外部施工、骨科负责打桩支架、眼科承揽门窗、肠胃科负责管道、泌尿科承担下水道……不久,这所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就要完工,下月就可以展开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分(联黎部队)的医疗救助和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维和黎巴嫩成都军医幽默建房

  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临时营地 熊中茂摄

  

维和黎巴嫩成都军医幽默建房

  女队员正在搬运施工材料 熊中茂摄

  恍若“游击队”

  没有营区 荒地搭帐

  20多人同住一间房

  应联合国要求,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成都军区组建的我国首支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肩负祖国和人民重托,为了世界和平与安宁,于今年1月28日踏上饱受战争创伤的黎巴嫩国土,医疗分队将在那里组建一所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担负联黎部队的医疗救助任务和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维和医疗分队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在联黎东战区是最艰苦的,由于自身营区未建好,只得暂住在我赴黎维和工兵分队营区,人员增多,一间房要住20多个人。医疗分队进驻黎巴嫩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建房,队员们要在一块荒无人烟的斜地上开辟临时营地,用自己的双手搭建起一座座具有我军特色的棉质帐篷。

  指挥帐篷不但是指挥组的办公室,里面还住着30多条汉子,女兵们则是两张床住3个人,都是通铺。每逢下雨,营区内的黄泥土一脚踩下去就很难再抬起来,帐篷内也积满了水。

  一天半夜,睡在靠门一侧的医技保障组技师邓旦突然感到身上冰凉冰凉的,一下从梦中醒来的他赶紧起身开灯,定睛一看,原来天降暴雨,“滔滔雨水”已经漫进了宿舍,他立刻大叫起来:“不好了,屋里进水了!”一屋子人都被惊醒,纷纷查看自己的床铺。结果,睡在屋门附近的几位队员垫褥早已浸泡在水里了,由于刚刚倒过时差,睡得正香,大家对悄然来访的雨水竟然都没有丝毫觉察……

  成了“施工队”

  抡起大锤 分工建房

  女队员当起了厨娘

  按照联黎部队司令部的要求,赴黎维和医疗分队进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医院营区,尽快展开医疗救治工作。医疗分队的营区,规划在戈兰高地附近一块空旷地带,新开垦的土地上还散发着浓浓的红土气息。

  当祖国人民即将欢度春节时,医疗分队的板房搭建拉开了序幕,不论男兵女兵,是拿手术刀的还是握注射器的,都纷纷抡起大锤修房子。医疗分队队长高国民风趣地说:“刚来的时候,没有营区,我们就像游击队,如今像是‘施工队’,房子建好了我们就是地地道道的医疗队!”

  黎巴嫩的冬季天气变化无常,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又是狂风暴雨。尽管队员们都身着迷彩服,眼戴防护镜,但长时间的野外作业仍使不少队员变成了“黑人”,下雨时常会夹着小指头大小的冰雹,打得人无处藏身。大风大雨中,板房搭建的质量至关重要,医疗队大多医护人员均来自成都军区总医院,以前谁都没有盖过房子,就连施工的几个核心人物也是“现炒现卖”,这次却要建一所联合国标准的二级医院。

  总工程师陈涛是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总工程师邓旦、张忠奎分别是特诊科和皮肤科的专家,让医师来当工程师,说起来不可思议,但他们的招法可谓经典。内科医生负责内部施工,外科医生负责外部施工,骨科负责打桩固定支架,眼科医生承揽门窗,肠胃科医生负责管道,泌尿科医生承担下水道……实践证明,“人尽其才”的办法果真有效,不到半月,工作区的板房搭建就完成过半。不久,一座由中国军人自己修建的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就要在异国他乡拔地而起。

  11名女队员几天下来脸晒黑了、手也粗了,只得转战后勤,昔日拿注射器的她们,当起厨娘来一点也不逊色。

  变回医疗队

  他乡过年 格外想家

  打回一分钟卫星电话

  医疗分队抵达黎巴嫩已经1个多月了,但还没有开通互联网和电话,整个医疗分队只有一部用来向国内发电报用的海事卫星电话。大年三十,每个队员可以用海事卫星电话免费给家人打一分钟的电话,队员们乐坏了。

  “孩子还好吗?爸爸、妈妈身体怎么样?你工作还顺利吗……”全队惟一的女博士、消化内科医生吴晓玲拨通家里电话后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丈夫是省医院的医生,工作很忙,临行前吴晓玲特地把母亲从湖北接到成都来照顾9岁的女儿敏敏。得知女儿非常懂事,吴晓玲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分钟,但知道家里人平安,也让家里人知道我们在这里很好。”接完电话后,不少医疗队员都兴奋得睡不着。

  在维和前线的帐篷里过春节,每个队员都会终身难忘,大年三十那天,部分队员仍去工地施工,部分队员则挂灯笼、吹气球、拉彩带、贴对联、插彩旗。营地大门虽然是两个集装箱构成的,但队员们仍在集装箱上拉起了“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全体官兵向全国人民拜年”、“祖国万岁”两条大型横幅。高国民队长深情地告诉前来庆贺的外军和当地民众:“这是表达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维和军人对自己祖国的深深思念!”

  昨日下午,记者与医疗分队取得联系,医疗分队分管政治工作的副队长熊中茂表示,目前他们仍在加紧建设医院,医院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下月就可以开诊。熊中茂 本报记者 魏丽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