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农民在家创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0:2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南昌3月14日消息(记者胡啸 通讯员琚玺)“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在大力输出富余劳动力,发展“打工经济”的同时,积极引导、帮扶当地农民在家创业,谱写出一曲曲农民激情创业进行曲。

  在信州区,家庭手工作纺已呈遍地开花之势。在素有“苎麻之乡”美称的沙溪镇。随着全民创业政策的深入人心,一些头脑活络的外出务工青年纷纷带回资金和技术,返乡创办“夏布加工厂”。当地的徐忠兴、陈以星、郑忠兴等农民创办的夏布深加工企业,产品远销韩、日、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年销量达60万匹左右,年产值5000多万元,上交税金700多万元。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不仅使8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从事夏布加工,成为家门口的“上班一族”,还带动了2000多户农民发展种麻业。一些心灵手巧的农妇只身闯荡外面的世界,开起了夏布精制品超市,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做,生意十分火爆,在绍兴市柯桥镇“轻纺城”里,就有120多位信州区农民在那里经营夏布超市,人均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由农民经纪人穿针引线悄然兴起的编织草布,手工扎头花、穿珠等也给勤劳的农民带来了创收的希望,他们足不出户每月可赚得800多元。

  近年来,信州区通过外派干部到浙江学习考察,从中掌握到毛绒编织品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红这一信息。并得知浙江省每年支付给外省市的来料加工费高达13亿元。如何才能分吃到这块诱人的“蛋糕”?区妇联干部充分发挥“娘家人”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媒介积极与浙江几家知名外贸出口公司取得联系并建立良好的发展关系;一方面发动基层妇女干部上门做好思想工作。为了鼓励更多的在家女性加入到编织队来,区妇联还经常聘请编织能手,对她们进行免费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不但可以凭着手中的劳动成果优先领取来料加工费,还能收到政府赠送的一份精美的礼品。同时区里还非常重视培养女经纪人,以点带面促进手工编织队的发展壮大。短短的1年时间里,信州区就培养了30多名女经纪人,朝阳乡青年妇女朱秀萍就是其中的一位。她18岁就外出务工,在杭州一家服装厂当了一名女工。经过几年的资金与技术积累,朱秀萍自己当老板开了家服装加工厂。没想到由于缺少管理经验与驾御市场经济的能力,她血本无归,回到了家乡。在村干部的引荐下,区妇联干部找上门来,说服并帮助她解决资金,场地等实际困难办起了“来料加工厂”,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聪明能干的朱秀萍边直接培养了500多名编织能手,在信州,横峰,德兴等10多个县市建立了“来料加工点”,她每月支付给女工的来料加工费就达20多万元。在信州区,像朱秀萍这样大规模的“无烟工厂”就有10多家。如今漫步在街头巷尾,农舍宅院之中,再也难觅妇女“围守城墙”的身影,耳边不断飘进的是美妙动听的织机声和三五成群说说笑笑埋头编织的动人情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信州区农民清醒地认识到,过去那种“人家种什么我就种什么”,一窝蜂似的种养不仅卖不出好价钱,甚至还会亏本。如今,由政府引导、扶持,农民自己投资、培育起来的特色种养基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区各个乡村,规模以上的种植基地有500多个,像奈梨、布朗李、小西瓜、珍贵花卉、苗木、珍珠,黄颡鱼、刺鲅鱼,甲鱼、乌龟,野猪等特色品种就有几百个,产品远销海内外。茅家岭乡农民曾克林在灵溪镇张家村承包20多亩水田,引进台湾甲鱼种苗,请来厦门市水产研究所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年产量高达8万多斤,销售额120多万元。 2001年1月,历经10多年漂泊生涯的朝阳乡农民杨学并踌躇满志地回到了家乡-王村村。他首先将位于七沙公路旁的13亩抛荒田承租下来,买来育种设备,用毛竹和塑料布搭起简易帐篷,开始了小西瓜种植。杨学并花高价专程从上海引进日本一代交配“拿比特”,台湾“黄肉小兰”等10多个优质小西瓜品种,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试种这些特色品种西瓜的人。当年他的西瓜地里,每季每亩产量高达8000斤。为拓宽销售渠道,杨学并将自己种的瓜上了上饶气象台农经网,并主动与一些酒店,宾馆,超市,茶座的老板取得联系,请他们来品尝品尝。小西瓜虽然价格高了一点,但它皮薄,肉甜,汁多营养丰富的优点还是赢得了大家的青眯。销售非常跑火,每天预约的电话不断,这一年杨学并纯收入就达2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杨学并信心更足了,他不但将种植规模扩大到60亩,还经常往一些农业发达省份跑以了解最新致富信息,什么品种含科技量高有前景就种什么。精于计算的他当然还利用西瓜上市土地闲置的时候再种上“洋香瓜”“彩色玉米”“胭脂萝卜”等特色农产品。

  看到杨学并种植致富了,村里许多人纷纷仿效。杨学并不保守,热心做他们的老师,他还野心勃勃要将园艺场扩大到上百亩以上规模,辐射面积1000亩,以带动全村人脱贫致富。

  在信州区,休闲旅游业正日趋火爆。信州区农民纷纷将大片的荒山、水库、鱼塘承包下来进行立体开发,形成“山上瓜果飘香,水中鱼翔浅底,平地鸡鸭追逐”的生动景观,成为城区人民观光旅游、垂钓、美食憩息的休闲山庄。如今比较有特色、有名气的有20个。如茅家岭乡的渔乐山庄、春源农庄,灵溪镇的古岩山庄、正贤山庄、旺旺休闲农庄等等。在占地面积达1000多亩的渔乐山庄,野猪在悠闲地散步、孔雀在争先恐后地比美、猴子在调皮地跳上串上.....给远近的游客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们一边垂钓,一边陶醉在迷人的湖光山色之中。2000年,灵溪镇农民杨文旺承包了450多亩荒山、水库,兴建起旺旺休闲农庄。他说,再苦再累艰苦奋斗三年,三年不出成绩,他就不回家门。最后他的妻子还是理解并支持他,锁上家门一同住进了山里,数不清经历了多少磨难挫折,风雨坎坷,才有了今天丰厚的收获。如今每逢节假日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游客沉浸在这美景中,留恋忘返,杨文旺的心里更是充满了喜悦。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