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爱心阳光照亮“黑户女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1:12 河北日报

  在衡水市河东派出所女警常宁和市委职工侯宝明等"衡水爱心小分队"成员帮助下,生长在拾荒家庭的10岁小姑娘妙龄不但有了户口,还圆了读书梦---

  3月8日,对深州市乔屯乡吕邑村10岁的小女孩殷妙龄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衡水爱心小分队”成员、衡水市河东派出所女警常宁和衡水市委职工侯宝明等人的帮助下,一直是个“黑孩子”的她终于有了户口。第二天,坐进衡水燕杰文化武术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小妙龄又圆了读书梦。

  一个“黑孩子”牵动众人心

  殷妙龄的父亲殷成谦今年已经69岁了,捡了几十年的破烂,是当地有名的“破烂王”。10年前,他捡破烂时遇到了一名精神有障碍的流浪女,便将她领回家中。

  一年后,殷成谦在没有与该女子办理结婚手续的情况下,生下了妙龄。因没有结婚证、出生证等手续,殷妙龄和妈妈一直没有户口。妙龄两岁时,妈妈又突然走失,从此,她便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女俩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缺吃少穿,经常要靠村民接济。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看到小伙伴们都背着书包去上学了,小妙龄十分羡慕,然而,家里根本没钱供她上学。而且,因为没有户口,她还常被一些调皮的孩子嘲笑是“黑孩子”。

  2006年底,在一次爱心活动中,“衡水爱心小分队”队长侯宝明得知了殷妙龄的状况后,非常同情,并将妙龄的遭遇告诉了衡水市河东派出所女警常宁等队员。大家决定去看看这个苦孩子,并想办法救助她。

  今年春节前,侯宝明等人自费购买了棉被、羽绒服和米、面、油等物品,并送到了小妙龄的家里。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妙龄家的贫困还是让队员们大吃一惊:三间正房大部分已经倒塌,只剩下一间用砖垒成的东房,院子里各种破烂堆积如山,让人难以下脚,父女俩就居住在东房内,屋内也同样堆满了垃圾。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这个孩子太可怜了!”侯宝明等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后,当即决定要帮助这个孩子。

  而小妙龄的境遇让当了多年户籍警的常宁心里更是久久难以平静。春节刚过,她便将妙龄的事汇报给了有关领导,并立即引起了衡水市公安局户政处的重视。

  为让妙龄“有一个温暖的家”,常宁还说服了家人,将她接到自己家中生活。

  “爱心小分队”为妙龄圆梦

  3月8日一大早,常宁就和衡水市公安局户政处民警及侯宝明一起,赶到小妙龄的家。他们找到当年为小妙龄接生的人,并在村委会办理好有关手续后,又来到乔屯乡派出所,然后找到深州市公安局有关领导,终于把妙龄的户口上到了她出生的吕邑村。随后,他们又找到深州市民政局,给小妙龄的父亲殷成谦申请了低保。

  在征得殷成谦同意后,小妙龄上了常宁等人回衡水的车。看到这么多好心人帮助女儿,殷成谦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千恩万谢地说:“虽然舍不得,但这么多好心人来帮助她,我难受也得让她去。”

  在常宁家,洗过澡、换上干净漂亮的新衣,在垃圾堆里长大的“丑小鸭”殷妙龄,一下子变成了漂亮的“白天鹅”,前后判若两人。

  妙龄的到来无疑增加了常宁和家人的负担。但常宁告诉记者,她只是做了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来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享受到童年的乐趣,过上幸福的生活。

  为让小妙龄及时就学,侯宝明与衡水燕杰文化武术学校校长宋君杰取得了联系。宋君杰没有提任何条件,当即同意接收妙龄到他的学校免费读书,并且表示要让她读到中专毕业。

  为解决妙龄今后的生活费问题,“衡水爱心小分队”队员们决定,把队员们为小妙龄捐的

  钱存进银行,设立一个“妙龄基金”,同时动员更多的人帮助小妙龄。

  据悉,“妙龄基金”刚刚成立,衡水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田建哲就送来600元钱,这成了“妙龄基金”的第一笔善款。

  本报记者 马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