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集邮人奔波三月绘邮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2:39 新闻晚报
□记者冯兰蔺 通讯员毛敏毅摄影报道

  记者从闸北区了解到,一套由集邮爱好者骑自行车奔波了三个月绘制的闸北邮政服务图近日问世。除了记录下该区内的110只邮筒分布详细位置外,服务图上还罗列了诸如区内年龄最大、位置最高等的邮筒的趣事。

  目前,有关部门已决定将这几张图送往闸北各社区,以方便市民。

  自制服务图引发关注

  采集者叫温举珍,今年65岁,为了自制服务图,他和一些邮政爱好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几乎跑遍了闸北区9个街道(镇),把每条马路都摸了个遍。

  闸北自1907年设立第一座邮政分局开始,己有百年历史,邮筒的材质由最初的木制到铁质、水泥,到现在的不锈钢、玻璃钢等。

  “近几年,随着市政建设,旧区改造,上海邮筒的位置也相对发生了变化,一段时间内不投递,市民要找到最近的邮筒就真有些麻烦了。”谈到制图的初衷,温举珍对此深有体会。这套服务图由邮政支局、邮政所和邮筒分布图三张组合而成。其中邮筒分布图因牵涉的面最广、最实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除详细罗列全区110只邮筒的分布位置外,每个邮筒的开启时间、投递间隔等,均在服务图上有明确标注。“有了这些详细的信息,居民投递起来就有方向了,至少不会白跑。”温举珍说。

  邮筒的趣事

  “邮筒虽只是日常投递工具,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关于邮筒的趣闻。”温举珍说。

  比如,闸北区位置最高的邮筒在曲阜路111号四楼的邮政所内,离地面约有十四五米;而最低的邮筒是在铁路上海站南面嘉里不夜城商厦地下二层车库的一个邮政服务处内,距地面约有十多米。

  一般常见的大邮筒都是放置在马路上的,高度约有一人高左右,但最小的国标邮箱你有没有见过?在温举珍的带领下,记者在汾西路上见到了目前最小的国标邮箱,它挂在一家东方书报亭的门边,记者注意到邮箱仅长40厘米、13厘米厚,体积确实小巧。温举珍打趣地告诉记者,因为体积小,每天晚上经营者休息时,邮箱还会被摊主收进亭内。

  “值得一提的是,采集者们做得非常仔细,诸如某些邮路具体要经过什么路,都在图纸上标出来了,对市民生活来说是相当方便的。”上海市职工集邮协会秘书长表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