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大桥斜拉索将“体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2:3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杨冬报道 摄影薛红滨

  作为外环线的重要越江咽喉,徐浦大桥,这座黄浦江上的第三座斜拉索桥走进它自建成通车以来的第10个年头。记者昨天从市政部门了解到,养护部门正在就大桥最为关键的承重构件———斜拉索的“健康”状况作深度研究,从而确保大桥今后能够持续正常运行。

  大桥车流不断攀升

  徐浦大桥表面看上去是座跨江大桥,却被粘入外环线,成为本市西南角沟通浦西、浦东的咽喉要道。

  “去年,徐浦大桥的双向日平均车流达到13万辆次/天,最高峰的时候甚至达到16.7万辆次/天。”浦江桥隧有关负责人表示,世博基础设施建设升温、洋山深水港区物流运转加快等,都是造成徐浦大桥车流不断攀升的因素。早在规划建造之初,徐浦大桥设计通车流量仅为4.5万-5万辆次/天。“设计流量侧重的是短时间内的通车密度,与日均通车流量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在此负责人看来,两个数字不具备可比性,存在落差属正常范围。

  拉索尚能正常工作

  日渐攀升的车流,对采用斜拉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大桥来说,长久以往将会是一种怎样的考验。

  “它好比是一座桥梁的桥墩,徐浦大桥的桥跨没有桥墩,只有斜拉索,它们承载的是整座桥梁的全部。”浦江桥隧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根根粗细有别的钢索,哪怕是丝毫的损坏,都有可能对大桥的结构安全、稳固产生影响。每一年,养护部门都要对徐浦大桥这一根根至关重要斜拉索的拉力作检测,即所谓的“索力”测试。根据2006年最新的测试结果,大桥斜拉索的拉力变化幅度仍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体测”只为防患于未然

  可就在今年年初,大桥的养护人员在日常养护、维修过程中,发现部分斜拉索的保护套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迹象。不久前,浦江桥隧还专门就斜拉索在养护作业中容易产生的养护问题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上,斜拉索保护套物理性能的变化,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所造成的损伤,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无独有偶,黄浦江上唯一的一座全钢拱桥———卢浦大桥,也在去年11月底进行了类似的“体测”。“这都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采访中,浦江桥隧的有关负责人没有就损伤的具体原因作过多说明。但他透露,关于斜拉索的检测数据已提交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评估,结果将在日后的深度分析后得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