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3细菌借话筒“摆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2:45 新闻晚报
□晚报祝玲 胡晓玲报道 摄影任国强

  嘴贴着话筒,顾客一个接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量流动人员频繁使用电话,使公用话吧里的电话成为细菌载体。“公用电话不及时消毒,话筒上2/3的细菌可能传递给下一个顾客。”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

  白色纸巾擦成黑纸

  “电话吧里,一个顾客接着一个顾客,经营者却没有任何消毒措施。”昨日,去火车站接人的游小姐致电本报,话吧里的公用电话,污迹遍布,难以下手。

  昨日记者来到上海火车站出站口旁电话吧,仅十平方米的房间里,被木板隔离成8个大小等同的电话间。拿起电话筒像拿起一只油筒,油油的,而泛黑的电话机身上也全是污垢。环顾四周,一名打电话的顾客,嘴角几乎凑在了话筒上,唾液横飞。记者拿出白色纸巾擦拭电话机,纸巾顿变黑色。

  记者发现由于地处火车站,该公用电话吧里的每部电话几乎都未闲下来过。前一个顾客刚放下电话,后一个顾客已快步上前。

  经营者大多不消毒

  “尽管卫生很差,可要打电话,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电话吧里,一名市民说。

  商家是否会对公用电话消毒呢?“消毒?从来没消过,这上面怎么可能有‘毒’。”话吧经营者毫不在乎地说。

  大量的人员流动,万一前一个人携带病菌怎么办?“从来没听说过电话还会传染疾病。每天近50个人使用电话。每个顾客打一次,就消毒一次,哪个商家消受得起。”广灵四路上话吧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偶尔会用抹布擦一擦,也不知道用什么可以消毒。

  “电话一直放在门外,路上人流不息,肯定有灰尘的。”提到如何保证电话清洁,汉口路上一位经营者说,电话每天还要专门去清洁,未免小题大做了。

  2/3细菌可能传递

  “话筒上2/3的细菌可能传递给下一个顾客。”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一只公用电话,每天可能上百人使用,不能排除话筒上残留着上一位顾客的病菌。

  上海市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公用话吧属于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经营者有责任保持场所清洁,应常用酒精消毒听筒。同时,打电话不宜把听筒紧贴在脸和耳朵上,话筒与口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