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生态砖”“文化瓦”建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5:11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北流市充分利用千年古邑的品牌和丰厚的文化资源,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新名片,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以此带动北流经济社会的发展壮大。

  塑造商业文化街的品牌

  明清以来,陵宁路和沙街一直是北流商业繁荣和文化繁盛的地方。经历千百年世事沧桑,陵宁路沿街建筑年久失修,外墙破损、颜色杂乱、缺乏特色,加之商业结构欠科学,功能布局欠合理,已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去年,北流市决定把陵宁路商业街改造成为一个集居住、商旅、购物、休闲为一体的中心文化商业街区。规划商业街长1013米,改造总投资5000多万元。按规划,该市将在陵宁路砖柱和立面砖上雕刻体现北流铜鼓文化与陶瓷文化的饰纹,还把象征建筑之乡、水稻之乡、荔枝之乡等形象融入其中,加以凸现岭南骑楼特色文化的内涵,再现历史风貌,塑造商业文化街的品牌。因该商业街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牵涉到街道上的所有业主和一些部门单位,还牵扯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可出乎人们的意料,2006年9月,项目改造正式拉开帷幕后,各部门、单位、广大业主便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给予项目积极支持配合,使工程进展非常顺利。目前,改造已进入尾声。

  营造和谐城市的生态环境

  为了提高城市品位,北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进行思维“洗脑”,心里装着市民,脑子想着文化和自然,把保护好文化遗迹和风貌放在首位,做到既“承古”又“现今”,加大力度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

  北流市向水要“灵气”,向绿要“肺叶”,从“让水清起来,地绿起来,空气净起来”入手,实施“水清地绿”工程,在早年建设了西滨路、东滨路防洪堤筑坝造湖基础上,近来又配合城乡清洁工程,不定期对河道治理和对河面的漂浮物进行清理。与此同时,北流在过去“见缝插绿”的基础上“规模造绿”,把所有的空闲地都绿化美化,目前城市的绿化率已接近37%,基本实现了“城在绿中,绿中有城”的格局。此外,近年来北流居民用上管道燃气,部分工矿企业实行煤改气,大大减少粉尘,二氧化碳排放和对空气的污染。环保部门还对圭江上游数十家纸厂进行治理、关闭,北流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保护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北流汉代便是“南方海陆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境内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北流市委、市政府组织市民重温历史,开展多种讨论,以激励市民奋发进取。2005年北流市还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北流陶瓷文化节”,全国数百家陶瓷企业前来参展交流。近年来,全国著名的民间诗歌团体北流漆诗歌沙龙也先后组织举办“华南青年诗会”和广西第二届青年诗会。世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北流这块小小的版图所吸引。

  传统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现代文明是历史的延伸。近年来,北流加大力度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每年都拨出经费对省委旧址、李明瑞俞作豫纪念公园、景苏楼、登龙桥进行维修。近期,市财政拨出50多万元,对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大成殿的戟门及东庑西庑进行重建。该殿与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孔庙相仿,整座建筑雄伟高大,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目前,工程施工正在紧张进行。

  北流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大行动中,对登龙桥的西河古道进行改造,北流市房地产管理所和水利局、博物馆等单位出资10余万元,组织人员对登龙桥底下水沟进行清淤,把堆积数十年垃圾进行清理,并砌起了石堤。

  生态环境的改善,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北流成为广西旅游热点城市,促进了北流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北流招商引资超亿元项目便有10多个,外贸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生产总值72.66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收入5.2567元,同比增长16.19%。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