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值班人员就是应急血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15:24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值班人员就是应急血源
血站值班员对库存血进行统计检查。海涛 树海 摄

  “我们这里急需10个单位的0型血液和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请速送来。”今晨1时许,城阳人民医院向青岛血站发出“告急令”。血站的值班员立刻行动,急步将库存救命血搬至送血急救车上,随时待命的急救车司机吕京德一路小跑跳上越野车,呼啸着向30公里外的求血地疾驰而去。整个过程前后不到3分钟。目睹此景,记者明白了“缺血就是命令”这句话的分量。

  夜间值班员随时献血

  “我们夜间工作人员除了值班外还有一项兼职,那就是随时准备献血。”血站办公室的蓝副主任告诉记者,相比于白天,夜间需血患者多是新生儿,因为各个医院的备用血均是库存货,对新生儿并不适用,而血液就是生命,丝毫耽误不得,因此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站内工作人员必须自己献血应急。

  去年儿童医院一新生婴儿因患溶血病,急需600毫升的B型血,血站接到求援后立刻召集站内所有值班员,由验到抽再到送,全部被他们自己揽了下来。为更好地应对这样的特殊求援,工作人员甚至彼此间对同事的血型均能了如指掌。也正是因为此,那名新生婴儿从血站工作人员身上获得了“二次生命”。

  急救车司机来回奔波

  按相关规定,每个医院均有各个血型600毫升的备用血,血液用尽后要按需按量向血站求援。因此,为一名患者连发多次的送血急救“来回跑”就较为常见。2月14日晚第八人民医院一名女子出现产后大出血,该院备用血很快便被用完了,求血电话打至血站,工作人员立刻快马加鞭为其送去3单位的血液,随后又是5单位、4单位、1000毫升血浆……从夜里11时35分至次日凌晨7时30分,血站先后为该女子专程急送了18个单位的血液和3袋冷沉淀及1000毫升血浆等。

  这可把送血急救车师傅忙坏了,但对此类断断续续的求血,站内工作人员并没有丝毫怨言,“血液是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我们必须根据医院的需要准时按量送达。”站内工作人员反倒觉得这样的来回跑更能考验他们的责任。

  市民爱心在这里传播

  “我认得你,你当年可曾是献血冠军啊。”昨夜记者前往血站采访,还没亮出记者身份便被值班员杨志勇一眼认出来了。“我记得清清楚楚,1994年你献了13500毫升,当时应该是青岛市献血第一人了。”杨医生说,每位献血者都是他们的好朋友,他能一口气说出30位陌生献血者的姓名。

  记者在血站传达室的来访登记表上看到,“事项”栏里绝大多数是“献血”二字,有早上8时专程赶来的,也有深夜10时路经此处顺便捎带的。无偿献血是人们的义务,血站工作人员欣喜地看到,市民的公德意识在爱心中一点点扩张,献血者和用血者在奉献与回报中有来有往,这让血站在把好生命最后一道关口上有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

  记者 杨海涛 李树海

  血站值班员对库存血进行统计检查。海涛 树海 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