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清明将至,人性服务畅祭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8:58 解放日报

  本报讯(实习生 张礼慧 记者 谈燕)本市今年将出资160万元成立帮困祭丧基金,以减免困难群体殡葬基本项目的费用。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07年清明祭扫接待工作联席会获悉,今年的清明祭扫将大打“温暖牌”,为市民提供人性化服务。

  关心困难群体身后事

  在滨海古园,为本市孤寡老人设置的爱心苑墓区将于清明前后亮相,首期将推出1万格壁葬穴和400个草坪葬穴。据工作人员介绍,经济有困难的孤寡老人,只要持街道开具的相关证明,就能在爱心苑内享受减免落葬费、免费维护的服务。

  记者从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获悉,除开辟专有墓区,今年本市还将成立帮困祭丧基金,旨在帮助全市困难群体、尤其是农村困难群体。据介绍,该基金今年将投入160万元,减免本市困难群体火化、化妆、运输和租用礼厅等殡葬基本项目的费用。此外,有关方面将不断向该基金注入资金,让这一措施形成长效机制。

  加大海葬补贴力度

  市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林表示,今年本市还将加大对海葬的补贴力度,将原来普通市民补贴200元、特困群体补贴400元的两种补贴额度统一为400元,有条件的区县将实行区内加补。他表示,实行海葬不仅能节约开支,而且能避免土地被占用,加大对海葬的补贴力度,也是鼓励更多市民转变观念,选择绿色节地的落葬方式。据悉,市殡葬管理处今后几年还将继续加大补贴额度,预计将提升至每人1000元至2000元。

  本市各个墓园也将推出节地型墓葬方式。清明期间,福寿园将推出小型节地墓的产品展示,如展览树葬、花坛葬、室内葬、长廊壁葬、亭葬等。福寿园策划部副经理王斓介绍,大部分小型节地墓占地均不足1平方米。如今在福寿园的消费群中,有1/4的落葬者选择了节地葬形式。

  错峰增容双管齐下

  今年本市清明祭扫人流量预计将达7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万人左右。因此,各墓园纷纷推出新举措错开祭扫高峰。

  针对需要领取骨灰盒的祭扫者,卫家角息园推出提前一天电话预约服务。祭扫者经过预约,可直接领取而不必排队等候。“既节省祭扫者的时间,也能加快园内人员流动,避免扎堆。”

  今年祭扫车辆预计达41万辆,比往年增加2万多辆,很容易引起道路拥堵。奉贤、嘉定、宝山等区县墓园纷纷推出祭扫车辆错峰举措,在祭扫非高峰日免收轿车停车费,滨海古园则在墓园外围新建65亩的停车场,方便更多祭扫车辆停靠。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