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三无”豆腐作坊为何“熏臭”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9:20 汉网

  图:新洲工商分局昨日在豆腐作坊查获的瓶装硫酸亚铁、硫化钠等物。熊丽芬王劲松摄

  汉网消息 记者胡江南通讯员熊丽芬王劲松

  昨日,新洲工商分局在仓埠街捣毁一家无证无照豆腐作坊,当场查获500克装的硫酸亚铁8瓶、硫化钠12瓶,均为无证作坊主调配“臭卤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染黑“臭干子”。

  连日来,我市工商、质监等部门针对本报《化学“臭卤水”染黑“臭干子”》的连续报道,相继查处了20余家豆腐作坊,现场查获不少袋装或瓶装硫酸亚铁、硫化钠等化工原料。

  此类无工商执照、无卫生许可、无质量保证的豆腐作坊,生产的化学“臭干子”为何能“熏臭”市场?

  位于江汉区机场河附近的一家豆腐作坊,面积不到20平方米,没有上下水设施,锅炉、案板挤得满满当当,一口大缸“见缝插针”。来自孝感的作坊主胡小云说:曾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因不具备办照前置条件未能获准。工商部门称:原因很简单,仅生产场所面积就远远达不到规定标准,无法拿到卫生许可证,因此不能办理工商执照。

  《湖北省豆制品地方标准》对生产场所作出规定:生产储存环境卫生、无污染;废弃物存放地和厕所应当距离产品储存仓库10米以上;产品放置在符合储存要求温度、离墙15厘米的冷风库或通风避光的仓库内,并配有货架或垫仓板。此外,该标准还将豆制品按原料分为大豆制品、面筋制品、豆类淀粉制品3类,按产品食用方法分为非即食制品、即食制品,按产品加工工艺分为发酵制品、非发酵制品。同时,对豆制品的原料、辅料、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等作出了严格规定,要求即食、熟制产品的包装标签上应醒目标明“即食”或“熟制”字样。如此“硬件”和“软件”条件,众多豆腐作坊自然无法“达标”,最终是躲避监管,无证无照,地下生产。

  据记者调查,这些豆腐作坊多隐蔽于城乡结合部,场地租金低廉。为了节省成本开支,许多作坊主掺杂使假,使用发霉变质黄豆等劣质原料,滥用非法添加剂,加之逃避相关税费,生产成本比正规厂家低30%左右,零售价格则比正规厂家低10%左右。在我市各大集贸市场,“臭干子”的零售价格极低,1元钱卖12块、15块甚至20块。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豆制品年销售额达4.5亿元,豆制品生产企业有千余家,注册资金超过10万余元的却不到50家,绝大多数是日产不足1吨的豆腐作坊,占领了90%的市场份额。大量无证豆腐作坊缺乏规范、缺乏监管,出产的化学“臭干子”,完全靠低成本、低质量、低价格占领市场。

  化学“臭干子”问题,从深层次暴露了我市豆制品加工行业的落后状况。市工商局消保处负责人罗锦云认为,首先需要强力整顿,堵源截流,“关停一批”环境脏乱、质量低劣、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豆腐作坊。对有条件、有能力提档升级的进行规范改造,通过有效整合,逐步消灭“游击队”,整编成“正规军”。在此基础上“扶持一批”,让更多的正规豆制品企业占领“主渠道”,创出名牌,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豆制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