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爱的心意 架起希望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9:25 千华网

  

爱的心意架起希望之路
他,身穿普通的工作服,没有过人才貌,从未想过如何出名得利;他,没有千万家财,甚至连手机都舍不得买一部……然而就是他,一位普通的鞍钢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员——郭明义,13年始终坚持捐资希望工程,用他诚挚且高贵的爱心架起了希望之路,让4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了上学梦想。

  昨日下午,通过希望工程,郭明义又捐助了6名家境贫寒的小学生,每名孩子开心地从他手中接过了300元捐助金和一套书包文具。至此,郭明义已累计捐资达5万元,40个孩子得到了他的爱心资助。当日,在团市委希望办,记者近距离接触了这位有着让世人感动的爱心的郭明义。他的至善之心让人相信,他的爱意来自心灵深处,且他坚持将它表达了13年。

  平凡人 高贵心

  郭明义,今年50岁,他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是鞍山市第四医院的职工,自己在齐大山铁矿从事生产技术工作。他们的女儿十分出色,现在鞍山市第一中学文科试验班读高三。说到经济条件,郭家并不富裕:双职工家庭,还要供养一名高三生,住“一室一厅”的房子……这都和他捐资助学的善举,形成反差。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郭明义告诉记者,其实他对个人的生活水准要求不是很高,住多大房子、开不开车他都不怎么在乎。“那你为什么会热衷把自己的钱送给别人花呢?”“当了5年兵,部队让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转业到齐大山铁矿,公司出钱送我到市委党校、冶金干部学校学习,使我攻读下了大学本科文凭。是国家对我的帮助,让我成为一名可以直接和外国工程师对话交流的技术人员。”说到这儿,郭明义顿了顿,由衷地说道:“可能就是因为我的成长经历,让我觉得知识的重要。人缺什么不能缺教育,我要竭尽所能帮助那些想上学的孩子。”

  爱的捐助默默坚持13年

  希望工程是在1994年在鞍山实施的。也就是在这一年,郭明义在团市委希望办的发起下,开始了他的“捐助之旅”。郭明义说,每次中央电视台播放偏远山区的孩子没有书念的新闻,还有播放希望工程“大眼睛”公益广告时,他都会被那些渴望念书的孩子们企盼的眼神牢牢抓住,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告诉自己“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当鞍山的希望工程实施后,郭明义第一个报了名。起初,他并没有一直捐助到底的想法,但当他收到一个受捐助的孩子从岫岩山区写来的感谢信的时候,他和他的妻子被这个家境贫寒、却十分渴望读书的孩子深深打动了。他和他的妻子按照这位孩子信上留下的地址,又为他寄去了200元钱。此后,郭明义的捐资助学再也没有间断过,直到今年已坚持了整整13年。

  献血助贫 帮40名孩子圆梦

  可能会有人认为,13年才捐助5万元,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对于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来说,5万元钱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是郭明义来之不易的“血汗钱”。郭明义说,“我和妻子每月不管资金多紧张,都会拿出300元专门用于希望工程的捐助。我在单位表现好,单位奖励给我的先进个人等奖金,我也全部用于希望工程的捐助。”据希望办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捐资助学,郭明义还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每次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他都积极参加,社会号召的献血活动他也积极参与。至今,他已义务献血30次左右,献血量达2万多毫升。更让人感动的是,献血得来的各类补助金,郭明义也全部用在了希望工程的捐资助学上。

  就是这样“赚来”的5万元钱,先后让4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如今,这些孩子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已步入社会参加了工作。虽然这些孩子并没有经常和他联系,有的也未写信向他表示感谢。但郭明义并不在意孩子们是否感谢他,他说:“这些年,我先后收到了60多封孩子们的来信,虽然不是所有被我捐助过的孩子都能给我写信,但我并不图他们什么,就是想多帮助些孩子。”

  最大愿望 吾爱播撒四方

  除了资助贫困孩子读书,郭明义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开始了对白血病患者的关注。去年,在他的带动下,齐大山铁矿的500多名职工一同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现在,齐大山铁矿的职工家属中,有一个13岁的花季少女和一个15岁的少年都因身患白血病,找不到适合的骨髓干细胞,生命垂危。郭明义正在为他们四处奔波,希望能感召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关爱白血病患者。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倾心关爱别人孩子的郭明义,对自己的女儿更是倍加关爱。郭家女儿正在读高三,学习成绩很好,但他希望女儿能报考师范类的大学。因为,郭明义希望女儿能把他的爱心放大,用她所学的知识教会更多渴望读书的孩子,把他们的爱心播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首席记者 刘一鸣 见习记者 吕彬彬

  图:郭明义与资助的孩子在一起。 记者 张欢 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