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6年哈市消费者投诉八大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09:58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沈丽娟

  记者14日从哈市消协获悉,2006年,哈市消费者协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来函、咨询15万余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1192件,解决率为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3万余元。与往年相比,除了医疗保健、电信服务的投诉居高不下外,高端电视、电子产品、返券陷阱等成为新的投诉热点。

  热点一:高端电视

  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产品还处在研发或转型期,产品从外观设计到内在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二是存在宣传误导。利用消费者对于液晶、等离子高端产品盲目求购心理,在导购上单纯推荐尺寸大、价位高的产品,造成售后纠纷多。三是售后服务难保证。国家现行的电视机的“三包”规定是1995年制定的,液晶、等离子电视等高端电视出现后,一些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就自行制定“三包”规定,“三包”期的期限各不相同,但都低于国家原有的规定,规避法律责任。

  热点二:助力车

  问题:一是质量不过关。有些品牌的助力车存在材质不合格、外观粗糙、喷漆不匀、噪音大等问题。二是售后服务不规范。绝大多数助力车的销售商也兼任售后服务站,由于国家没有出台“三包”规定,出现问题后,不论是否应予退换,商家就是一修再修,想要换车或退车难上加难。三是检测时间长成本高。对于出现质量问题后,由于检测机构少,甚至还需要跨省检测,检测成本高时间长,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多不便。四是摩托车当成助力车卖。受利益驱动,有些销售人员采取欺骗的手段把摩托车当助力车卖,发票写的是助力车,有的根本不给发票,造成消费者购买后麻烦连连;如果按照助力车投保,涉及到赔偿问题时,因发票和实物不符,保险公司根本不承担保险责任,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

  热点三:电子产品

  主要指MP3、MP4数码视听产品。问题:一是品牌众多、质量难保。品牌机与杂牌机各占半边天,质量难尽人意,有的生产者为多占市场份额,推出一些价位过低的产品,直接影响到机器本身的质量,导致消费纠纷增多。二是售后服务不到位。由于MP3、MP4机器体积小、零配件小、价位低等原因,一些品牌包括某些大品牌都没有成立产品售后服务中心,售后服务人员不具备维修能力,经常出现一个故障没修好又修出了其他故障的现象,产品售后服务成为“老大难”。三是出现问题检测难。对于责任问题难以确定需要检测的消费纠纷,由于缺乏专业的检测机构,经营者多采取推委的办法迫使消费者知难而退,不了了之。

  热点四:食品安全

  问题:一是存在销售过期食品、擅自更改食品生产日期、尤其是散装食品过期了换个日期接着再卖等问题,。二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甜味剂;违规使用工业原料加工食品,如苏丹红,吊白块、孔雀绿等;肉类、水产品、农产品中添加违禁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三是食品含有异物,暴露出生产过程中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四是餐饮业集体食物中毒,食品制作环节病源微生物控制不当,菌落群数超标。五是存在绿色食品不绿色、普通食品当作有机食品卖、无公害食品贴个标志随便卖等欺骗消费者的现象。

  热点五:医疗保健

  问题:一是卫健字号产品当药准字号产品卖。二是违规宣传保健食品、医疗保健器械的治疗功效。三是利用在社区举行“义诊”、免费旅游、免费参观、免费就餐等手段拉拢消费者,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四是利用保健食品免费试用、医疗器械免费体验等名目增加项目变相收费。五是医疗保健器械如按摩床、远红外产品、磁疗产品等适宜特定人群选购,但说明书上不告知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销售人员也不予以说明,消费者使用后不但没有收到宣传上的功效,有的甚至还引发其他并发症,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六是利用权威认证、唯一推荐等方式销售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坑害消费者。

  热点六:农资方面

  问题:一是质量不合格,农民使用后故障频出,直接威胁到农民的人身安全。二是售后维修质量差,维修设备不全,有些维修人员维修技术有限,经常出现旧故障没修好又添新故障的问题。三是零配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为了节约成本,有些售后服务站甚至将多次维修过、换下的旧零配件更换到待修的农用车上,增加了农用车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四是维修网点少,有些售后根本不提供上门服务,农民需要自行到维修网点进行维修,增加了农民消费者的维修成本,甚至导致耽误“农时”,造成农民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引发新一轮消费纠纷。五是农用车使用说明书书写不规范,有的语言过于专业化、程式化,给农民正确使用农用车造成障碍。此外,种子质量难以保证,农药、化肥良莠不齐也是农资投诉的焦点。

  热点七:电信服务

  问题:一是电信企业收费透明度低,计费不准确;固定电话消费详单至今无法向消费者提供,使消费者无法获得正确的消费信息;手机漫游费高,价格定位不合理。二是个别电信服务商擅自更改服务合同内容,加重消费者的责任,减轻自己的义务,合同显失公平。三是短信收费名目繁多、花样迭出,令消费者防不胜防。四是垃圾短信泛滥,而电信部门却缺乏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监控手段。五是上门推销IP卡,不正常折扣,计费存在误差。六是电信套餐过多,计算复杂,在宣传过程中夸大优惠幅度,对各种套餐的使用情况不明确,模糊资费等。

  热点八:返券陷阱

  问题:一是涉嫌价格误导。商场一浪高过一浪的返券活动,让消费者很难了解真正的价格,造成价格模糊。二是变相捆绑销售,为了凑足返券额度,消费者必须按规定在同一个区域或同种额度区域内循环购物,造成不理智消费。三是使用返券限制多。消费者使用返券时,商家在时间、空间上设置很多陷阱,使用返券不享受任何折扣,造成消费者在消费时的不公平待遇。四是规避法律责任,有些商家以返券商品属于特价商品、处理品为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五是商品标价有陷阱。有的商场提高原价虚假打折,甚至打折后的价格比原价还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