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农民工定点医院缘何遇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0:10 河北日报

  自去年3月起,省会陆续建立了3家农民工定点医院。然而一年来,来此看病的农民工寥寥无几,这个让人叫好的善举却并不"叫座"---

  定点医院 剃头挑子一头儿热

  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门口,“进城务工人员定点医院”的牌子还算显眼,而在就诊大厅内,专设的“进城务工人员优惠窗口”也让人看了心头一热,可它迎来的农民工却寥寥无几。

  “现在看来,我们有点‘剃头挑子一头儿热’。”该院健康服务部主任付向华说。去年3月27日,在石家庄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努力下,该院作为我省首家农民工定点医院正式挂牌。定点医院为前来就诊的农民工提供“一免四减”:免收普通挂号费,减免10%住院床位费,减免10%X光、心电图、彩超等检查费,减免5%治疗费的优惠服务,以减轻他们的就医负担。然而在近一年时间里,来医院看病的农民工只有六七个。

  遭此尴尬的不只是这一家农民工定点医院。去年4月28日,为了就近服务辖区的进城务工者,石家庄燕赵医院成为省会第一个区级进城务工人员定点医院,裕华区工会还特意为辖区内的农民工发放了3000多张《优惠就医卡》,凭此卡农民工可享受“十项免费,十项优惠”。但截至目前,该院极少有农民工持卡就医。

  今年2月13日,作为我省首个省级农民工定点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也正式接诊农民工,可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也未迎来一位享受就医优惠的农民工。

  在经历“无人问津”的“冷场”之后,为了兑现自己给社会、给农民工的承诺,去年,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先后5次到一些建筑工地为280多名农民工免费体检。而地处城乡接合部的石家庄燕赵医院考虑到来院就诊的多为进城务工人员,不再对优惠就医卡有要求,所有前来就诊的农民工都可享受一定幅度的优惠。

  农民工 小病扛、大病拖

  “我们跟一些农民工接触后发现,他们大多都不知道有农民工定点医院这回事。”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宣传不力、信息不畅是导致农民工定点医院乏人问津的原因之一。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说,获此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但是很显然,业余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他们极少有时间看报纸、电视。

  而根据有关规定,农民工在定点医院享受相关优惠须持工会会员证或就医优惠卡。但是目前持有证卡的农民工相对于石家庄市40余万农民工来说,也是极少数,其中还不乏相当一部分刚办了证卡的农民工又到别的城市打工的。这也给宣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现在石家庄一些惠民医院、惠民病房也把惠民对象扩大到农民工。”石家庄燕赵医院企划部的吴晓芳认为,诸多惠民之举也给了农民工更多选择。

  而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健康意识差,看病怕花钱,是农民工不去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

  “生病不愿进医院,已成了我们许多农民工的习惯。”3月10日,省会富强大街一工地上,来自定州的农民工耿雪峰说至此时,一脸苦笑。

  面对医疗费用高与收入水平低的矛盾,许多农民工兄弟往往“小病扛、大病拖”,实在需要看病买药,就去相对便宜的街头小诊所或者回原籍所在县乡的卫生院。城里的医院即使给他们一些优惠,在他们心里仍是“可望而不可即”。

  据了解,去年石家庄燕赵医院曾给30多名农民工做免费体检,虽然一些农民工当时答应回来复查,可事后没有一人回来。而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去年免费体检的280多名农民工中,有近30名农民工被查出带病工作,需要进一步治疗,在医院“免费治疗”的承诺下,才“强行”拉回6个人。

  新农合 让农民工得到更多实惠

  很显然,维护和保障农民工身体健康,减轻其就医负担,建立定点医院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如何让农民工定点医院的惠民之举不仅仅是“挂在墙上”,还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为之付出更多努力。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宣传科科长姚瑞娟认为,对农民工的工作和居住情况最了解的莫过于辖区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如果他们也能参与到农民工定点医院的宣传和就医优惠卡的发放工作中来,农民工患者的就医率将会大大提高。

  省会金秋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田和平则希望农民工定点医院的优惠幅度大些,再大些。另外,在宣传时最好将优惠情况说具体点,让农民工能一眼就看到有多实惠。

  “如果外地或外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工在打工的城市也能享受到‘新农合’的医疗待遇就更好了。”3月10日,在省会中山东路一工地上,来自栾城县窦妪镇的农民工牛国庆则向笔者透露了这样的心愿。

  牛国庆家所在的村去年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前生病住院,只能回到县定点医院就医,现在方便了,石家庄市第二医院3月13日被确定为外来务工人员新农合“定点医院”,他在市里住院也可报销了。

  不过,牛国庆的一些外地甚至外省的工友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如果在石家庄看病住院,就要完全自费。每当看着一些工友们在回与不回、治疗与不治疗间苦苦挣扎时,牛国庆心里也不是滋味。他真心希望工友们的这个心愿能早日实现。

  □本报记者 叶娟娟 本报实习生 罗萍 白小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