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 专家提倡宜面对面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11:22 国际在线

  新华网哈尔滨3月14日专电(记者梁冬)只要身边有铃声就以为是自己的手机有电话或短信;随时都会下意识地拿出手机看一看;手机没带或者没电的时候会显得焦躁不安……眼下,随着拥有手机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哈尔滨市中学生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他们在使用手机与家长联系的同时,也开始与同学频发短信,每月手机话费更是动辄上百元。

  据统计,目前哈尔滨初中生使用手机人数已经约占20%,高一学生大致为30%,高二学生超过50%,高三学生则在80%以上。据了解,多数家长为孩子买手机的本意是为了方便接送和紧急联络到孩子。还有些家长是因为孩子考试成绩进步,作为奖励送给孩子手机。但是许多家长发现,手机买来后,烦恼也随之而来。

  一位初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与孩子通过手机进行联系的情况并不多,一般是放学后准备接送孩子补课时,或者孩子到学校后跟父母报平安时才打手机。此外,孩子都是在利用手机与同学交流。“尤其是放假期间,孩子每天补课到晚上9点,到家后孩子与我们家长基本没什么话说,可一进自己房间后就开打手机,一打就没完没了。这不,放假半个月来,100元的话费就用完了,还让我们再交50元话费。”面对孩子手机动辄上百元的话费,这位家长表示很无奈。

  一名哈尔滨某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女学生说,班里谁要是没手机就会被视为另类,她的一些同学成绩好还能让手机更新换代。同学们得到手机后,都是先研究发短信、玩游戏的功能,有的一晚上发送短信50多条。

  专家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平时和同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很多孩子并不擅长和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手机刚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但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拥有手机后,互相频繁联络,很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专家建议中学生平时应多和父母交流,多和同龄人面对面交流,闲暇时多到户外做些运动,以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