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何乾忠:下岗十年闭门打造世界名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21:0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重庆3月15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程昭国)“我完全有信心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名琴!”说这话的人,既不是什么专家学者,也不是业界名流。他名叫何乾忠,今年55岁,身份是重庆内燃机厂的下岗职工,他制作的小提琴已成为深受国内音乐界专家好评的“中国名琴”。

  日前,在位于綦江县城五福路的约20个平方的“乾忠提琴制作研究室”,何乾忠向笔者摆谈了他下岗10年来的造琴生涯。

  何乾忠1952年8月出生在綦江,从小渴爱音乐,擅长弦乐演奏,早在学生时代他就是文工团的首席二胡。工作以后,他的岗位是模具工。工余时间,他把演奏乐器的音乐艺术和精密的模具制作技术结合起来,开始学习制作各种乐器。

  从做二胡,到制作扬琴、柳琴,最后把兴趣锁定在研究提琴制作上。早在25年前,綦江川剧团要排一台戏急需倍大提琴,可是没有钱买。县文化局的领导专门协调把他从车间抽调出来试着制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钻研和精心制作,这支倍大提琴如今还成了镇馆之宝。从那时气,研究提琴制作几乎成了他生活的最重要部分,脑子里全装着斯特拉第瓦利、阿玛蒂和瓜尔涅利。

  “300多年来,在提琴制作领域许多制作家按照意大利古琴的尺寸千方百计地想造出能和斯特拉第瓦利媲美的好琴,但都因为在音质上大大逊色。”何乾忠说,20多年来,他专门对提琴的音质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收集了大量资料。10年前下岗以后,他就在家里“闭门造琴”。通过300多支琴的反复对比试验,找到了制琴木材振动的最佳方法,尤其是对乐器声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2005年10月的上海乐器展览会上,一支工艺考究、制作精美的小提琴却深深吸引了薛伟的导师郑石生先生。他是上海音乐学院的老教授,拿起提琴娴熟地演奏完一曲小提琴独奏曲后,连声赞叹:“难得的好琴,我们音乐学院都没有这样好的琴!四根弦发音都非常敏感均匀、饱和,高音清澈亮丽而富有很强的穿透力,低音浑厚圆润而富有深沉感。在上海,每支低于3万元,你千万不要卖。”这支琴的制作者正是重庆内燃机厂的下岗职工何乾忠。

  如今,无论是在重庆主城区解放碑的长江文具店,还是在观音桥的月光琴行,何乾忠制作的提琴价格在国产琴中都是最高的。市歌剧院首席提琴、国家一级演奏家曾和平演出用琴,也是出自何乾忠之手。国内上海、北京等地乐团的专业琴师也曾专程到綦江来选琴;当然,也不乏来自德国、香港、澳门等地的买家。

  “中国作为一个提琴制作大国,至今还没有提琴制作比赛,只有去德国和意大利有国际提琴制作大赛。然而,多年来一直都只有捧回工艺奖,还无人问鼎音质金奖。这,正是我所向往的目标。我完全有信心造出世界一流的名琴!”何乾忠富有底气地对记者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