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藏秘排油虚假宣传被曝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23:49 华夏时报

  昨晚,中央电视台第十七届“3·15”晚会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举行,晚会对医院骗保、藏秘排油虚假违法宣传等黑幕一一进行了曝光。

  晚会继承历届“3·15”晚会的风格,从不同视角、透过藏秘排油茶等典型案例,聚焦消费热点,揭露医院骗保等行业黑幕,对消费者关心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

  今年晚会上,浙江省工商局,因为在两年时间里,共查处了雀巢、索尼、NEC、东芝等多起产品不合格案件,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尊重,获得了“3·15”贡献奖。

  ■起 源

  老产品易名新包装上市

  “藏秘排油茶,3盒抹平大肚子……”这是一个名叫“藏秘排油”的减肥茶广告,从报纸、杂志到电视,甚至城市公交车车身及站牌,“藏秘排油”减肥茶无处不在。然而,在本次“3·15”晚会上,藏秘排油茶的种种违规内幕被一一曝光。

  在产品的包装盒上,“藏秘排油”四个大字格外醒目,而在它的下面,还可以隐约看到5个黄色的小字:“百草减肥茶”。按照包装盒上的产品批号,记者从国家药监局的网站上了解到,与产品批号对应的是一种名为“百草减肥茶”的保健食品。

  “百草减肥茶”由中国食品工业信息咨询中心在1998年研制并申请注册,2005年5月,将“百草减肥茶”转让给了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公司,并改名为瑞梦百草减肥茶。

  “百草减肥茶”被转让之后,北京七彩集团开始介入,并与澳特舒尔公司达成协议,澳特舒尔公司负责生产,七彩集团七剑彩虹科技公司负责销售,并对它进行重新包装。

  七彩集团七剑彩虹公司市场外埠部经理黄鹏说:“我们所有的文案策划,全部都是请的张锦力老师,中国十大策划人之一,他的文案写得非常好,力度非常到位。”高手的策划果然非同凡响。核心内容就是隐去百草减肥茶的本来面目,大做“藏秘排油”的文章。

  ■手段1

  围绕西藏概念大做文章

  记者发现,在整个广告宣传中都是围绕着西藏的概念设计制作的。但是在产品的包装盒上除绿茶以外,标示着的却是决明子、制何首乌、制大黄等7种中草药。那么这个藏秘排油到底和藏茶有没有关系呢?

  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肯定地表示:“没有关系,这些药在中药里面应该说是常用的药,没有什么保密的,稍懂一点中医药知识的人都明白。”

  记者还发现,在产品的包装盒右上角有一个TM标识,这个标识意味着——商标正在受理尚未批准。在国家商标局的网站上记者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藏秘排油”实际上是七彩集团在2005年底申请、至今还在受理中的商标,它并不是一个产品的名称。而策划者却淡化了百草减肥茶的真正名字,在“藏秘排油”这个正在受理中的商标上大做文章,所有的宣传围绕着“藏秘排油”这四个字展开。

  ■手段2

  策划人公司充当研制单位

  在“藏秘排油”的宣传中,一家名为“亚洲藏茶医学保健研究所”的单位多次出现。宣称“藏秘排油”是这个单位研制的,并承担“藏秘排油”产品的监制。那么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呢?记者找到了“藏秘排油”的生产厂家——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公司。该公司总裁助理杨明对记者表示:“那个单位具体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于是记者又找到了“藏秘排油”产品的全国总经销——七彩集团七剑彩虹科技公司,在这里我们得到了该研究所的相关信息。

  七彩集团七剑彩虹公司市场外埠部经理黄鹏说:“这是香港的一个公司。”但经过香港卫生署证实,亚洲藏茶医学保健研究所并没有在它所管辖下的范围内进行注册。随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处以及税务局,在公司注册表上,记者找到了一家香港藏医学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曾经使用过亚洲藏茶医学保健研究所的名称。这家公司2006年3月1日成立,是一个注册股本只有1万港币的私人公司。董事只有1个人,名叫张锦力,而此人正是“藏秘排油”的策划人。

  至此,经过精心打造,西藏的概念以及刚刚特别注册的私人公司,为市场推广做了强有力的铺垫,“藏秘排油”就这样开始问世。

  ■手段3

  花200万请郭德纲做广告

  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但是在“藏秘排油”的广告中,不但有医学专家,甚至还有各类人士的现身说法。他们请来了郭德纲,而且是在他最火的时候。

  七彩集团七剑彩虹公司市场外埠部经理黄鹏说:“我们是在郭德纲最火的时候请的他,200多万呢。”

  记者了解到,过去百草减肥茶每盒共有60小袋,每小袋平均1.13元,而藏秘排油茶每盒29元,共10小袋,每小袋平均2.9元,每袋比百草减肥茶高出1.77元。而经销商拿货的价格是6元/盒,市场定价是29元/盒。

  黄鹏称:“藏秘排油茶销售额在所有的减肥产品中第一。”北京澳特舒尔保健品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明也透露,如果全部市场份额算下来,销售收入接近1亿元。

  ■其他曝光案例

  诺基亚晚会现场道歉

  2006年9月诺基亚公司推出了一款运动音乐手机5500sport,诺基亚特别强调了这款手机坚固耐用,并具备“防水溅”、“防尘”和“抗震”的三防功能。

  然而2006年9月27日,浙江消费者鲁炜花3080元购买了一部诺基亚5500手机,使用了一个月,手机的键盘莫名其妙地脱落了。

  鲁炜在诺基亚客服中心得到的答复是:手机键盘属于产品外观,不在三包保修范围内。于是,从2006年11月3日起,鲁炜决定利用互联网征集全国诺基亚5500手机键盘脱落的用户,向诺基亚公司讨个说法。

  一个月后,有了第一次回应,诺基亚公司在网上发布决定:在三包范围内的5500用户,只要键盘确实存在脱胶现象,可以到诺基亚授权的维修中心免费更换键盘。但更换过键盘一个半月后,鲁炜的5500手机键盘第二次脱落了。

  诺基亚公司规定,在一年的保修期内为5500手机用户免费更换键盘,一年后,就要花240元维修费。

  直到“3·15”晚会曝光节目播出时,诺基亚才通过“3·15”晚会现场向全国消费者道歉,承认有质量问题,答应免费维修。

  医院造假病历骗保

  2007年1月11日,记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惠仁医院的一份住院病历上看到:患者董凯,2006年12月26日住进惠仁医院,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等项目也都填写在住院护理记录上。但事实上,2007年1月11日,在该院一个住院的都没有。

  对此,一名良心发现的医生在晚会上解开了谜团,这种病历都是假病历,就是为了骗医保编造的病历。参加社会保险的病人,住院费用的80%左右是由医院先垫付,然后社会中心凭病人的住院病历和收费单据,将这笔钱返还给医院,而医院骗取的就是这部分钱。医院通过假病例,骗取的医保款能达到两千至三千元。病人少的时候,通过假病历骗取的医保款大概要占到医院全部收入的50%。

  味精里添加保险粉

  2007年2月的一天,江苏省质量监督局12365中心接到举报,苏州天水味精食品有限公司为了让味精更白更好看,在生产味精时加入了保险粉。

  保险粉又叫低亚硫酸钠,是一种强漂白剂,工业上可用作给丝、毛织品及纸浆漂白,如果添加到食品中,最后会以二氧化硫的形式残留下来。

  2007年3月1日,江苏省质监稽查大队的执法人员来到了苏州天水味精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当场查获大量保险粉。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苏州天水味精食品有限公司的“米来”牌味精在生产中添加过保险粉,味精属不合格产品。

  玛卡胶囊伪造专家

  在卫生部2002年1月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中有这样一种产品:生力康胶囊,有改善睡眠的功能。四年后,这种普通的保健食品摇身一变,以玛卡胶囊的身份出现。

  “采用美国最尖端的宇航技术,对改善男性生理机能具有神奇功效,给世界各国的‘小’男人带来‘大’希望。”为了证明产品的非同凡响,它的广告不仅请来了国内外的顶级医学专家,甚至还动用了联合国男性生殖健康组织的特派员。

  事实上,美国根本不存在广告中出现过的美联邦性医学会首席专家麦克哈利博士。广告中的那位联合国男性生殖健康组织的特派员吴建仁教授,是一名业余演员,叫赵亚欣。广告中的社会学、性生理学专家程子东教授也是北京某街道办事处的退休人员。

  此外,玛卡胶囊标注的生产厂家咸阳大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本就没有注册,标注的生产地址竟然是一家经营烟酒食品的小商店。

  ——“郭老师,您这一次为藏秘排油做代言,请问您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当然敢了,这个是关系到人身安全的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广告原音再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