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古稀老人著书80万言为雁北写“身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6日05:26 山西新闻网

  《雁北志集注》填补了雁北自古无专志的空白,也为后学研究雁北地方史提供了得力工具

  近日,一部汇聚、注解两千年雁北地方史志的《雁北志集注》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令人称奇的是,年近八旬的作者徐德富并非专业人士,只是山阴县的一位退休干部。

  《雁北志集注》上下两册共29卷,80余万字,将有关雁北的史料记载汇编成册,并以批注的形式将作者多年研究雁北地方史的成果融贯其间,历经十余年成书。专家认为,该书不仅填补了雁北自古无专志的空白,也为后学研究雁北地方史提供了得力工具。

  一位业余作者,何以能完成这样的宏篇巨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何以能挑战专业人士都难以完成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了徐德富。

  1930年,徐德富出生于山阴县高山疃村,祖辈以种田为生。由于战乱,1949年中学一毕业,他就被分配到浑源县税务局工作,后又多次调动。1992年,任职山阴县建设局副局长的他正式退休。

  徐德富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写作,了解到有关雁北的史料过于分散,他便琢磨着把它们串在一起,并进行编辑加工,既利于专业人士研究,也利于普通人了解。这一想法得到了朔州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和大同地方志办公室专家、领导的支持。

  此后,徐德富几乎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查资料和写作。有时忙起来,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

  经费问题是他著书的最大难题。为了省钱,他到处讨要稿纸。书稿完成后竟有十余公斤,打印出来又是笔不小的开支。为此,他把自己每月1000余元的退休金都贴了进去。好在他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出版费用8万余元由县里支付。

  “‘我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所能树立的纪念碑。’《雁北志集注》可谓徐先生的名山事业,一座堪为后学景仰的丰碑。”留美汉学博士杨立引用普希金的话这样评价《雁北志集注》。

  本报记者梁保忠

  (编辑:勾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