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道声“谢谢”太沉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07:01 山西新闻网

  冬天的雪下在早春,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

  佛教圣地五台山遭遇了两场雪,引出了两则感人故事。

  一则说内蒙古游客朝山拜佛被风雪阻隔,进退无辙,台山警民奋力营救。一则又说黑龙江游客被困雪地,身临绝境,繁峙警民解围。在采访当事人时,皆是感激涕下,连声道谢。两件事相隔不到半月,除地点、人物不同外,内容疑为一个版本,所幸受困游客无一伤亡……

  这样感人的故事结伴而来,有多少偶然?难道历险是不可避免的吗?熟悉五台山的人都知道,五台山南、西、北三条进山道路,其北线最为险峻,坡陡弯急,还要穿越华北屋脊北台低洼带。每年冬天积雪深厚,极难行走。留心这几年新闻报道,每年冬春季节都要发生游客迷路遇阻事件,景区政府为此专门组织了应急分队,制定了应急方案。动辄出动上百人,数十辆车,这笔费用不可谓不小,这些也是需要当地政府买单的。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错误重复两次,是愚蠢的。在相同的事故一再反复,感人的故事一再演绎的背后,我们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细节或者叫做措施。其实,有关部门只需在这个季节为游客提个醒,在北线入口处立个警示牌或设个障碍物,告诉游客实情,建议绕道通行,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这样简单的事为什么没人去做,却宁愿在领导批示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组织营救。有明眼人告诉笔者,管理缺位隐蔽的是利益博弈导致的责任盲区,近年来,繁峙、五台争夺“风水宝地”,颇有积怨。每当有交通事故发生,总是在繁峙一侧,因为五台山不能承受这样的副效应。繁峙方面认为,看着五台山,沾不上光,尽是麻烦。另外的误导则由来已久,京原铁路线上的砂河车站被定名为五台山火车站,几乎所有的旅行导游图都明确标明,由北而来的游客从此登山。各个方面都围绕五台山的金字招牌,为自己利益尽到了责,却没有哪一家肯为游客着想。

  五台山举世闻名,是山西旅游业的龙头,现在正紧锣密鼓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所下功夫都从大处着眼,比如编制和修改规划大纲,忙于拆迁,这些季节性发生的“小事”就被忽略不计了,顶多是发生雪阻事件,再谱写一曲感人颂歌。一座闻名于世的大山,供奉着慈悲为怀的文殊,其人文关怀体现着内在品格;其人性化管理体现着旅游品牌的含金量,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核心价值理念。从小处着眼,为游客着想,就不能忽略一些细节。职能部门应让五台山的黄金通道首先成为安全通道,而不是涉险于雪山,救难于危急,倾听那一声声“谢谢”。

  波岸

  (编辑:张星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