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甘家大院长个不“一刀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09:12 扬子晚报

  

甘家大院长个不“一刀切”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自3月15日闭馆后,甘熙故居后期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听说甘熙故居修缮后还会“长高”,记者昨天采访工程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朱光亚教授了解到,甘熙故居不是整齐划一地“长高”,有的部分不用“长个”,而有的部分最多要长高80多厘米。与此同时,工程施工方苏州蒯祥古建有限公司和民俗博物馆的人员还向记者透露了原汁原味复建古建筑的“别别窍”。

  街道抬高大院成“洼地”

  朱光亚教授介绍,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甘熙故居周边道路不断维修和抬高,使得这座古建筑成为现代城市里的一处“洼地”,连续阴雨天许多地方成为大水坑,潮湿环境加速了这座古建筑的风化和朽烂。据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材料,大板巷42号周边的地势均高于42号室外地面,大板巷街道地面则比42号第一进建筑室内高出约32厘米。

  朱光亚认为,甘熙故居修缮一次不容易,虽然不采取提升办法也可以解决排水和保护问题,但那样投入的成本更大,且不及提升后更能长久保护古建筑。古人建甘熙故居时是居住用,而现在修缮后将对外开放,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同,民居每平方米的承载仅为几十公斤,而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要求每平方米核载300公斤,对许多木结构的古建筑,长期的潮湿环境就是种安全隐患,提升“洼地”才能达到根治隐患的效果。

  长个参照古人“打牮拨正”

  朱光亚教授介绍,现在人们所说的提升、顶生,其实古人就采用过,名为“打牮拨正”,施工方将用千斤顶进行分块、局部提升,朱教授强调这是一次“柔性”的顶升过程,甘熙故居最多将“长高”80多厘米。清末民初私人住宅的建筑特点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凡体现这一风格的建筑都尽量抬高保存。整个42号建筑虽然都会有所提升,前三进建筑抬高30厘米,后两进抬高40厘米,两侧院建筑抬高30厘米,室外抬高5-10厘米。在这过程中还将挖出所有原有柱础,检测鉴定后进行加固维修,后人加建部分给予拆除,后人改建部分给予复原。

  油漆全是天然植物提取

  保护和修复大板巷42号及后花园,原汁原味恢复城南这一带的历史风貌,在建筑材料选择上非常考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事业发展部主任程伟介绍,穿斗墙是清末民初民宅的一大特色,用来维修穿斗墙的材料是青砖青瓦,而这些青砖青瓦都是用苏州特有的粘土,以稻壳为燃料,在小土窑里用传统工艺烧制而成的。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复建修缮所需的木料竟然都是从苏州旧木料市场淘来的,对此苏州蒯祥古建有限公司邓钰生解释,这些旧木材水分含量非常低,不易变形和开裂,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一期工程就全部采用的这种木料。尤为珍贵的是,修复工程采用的油漆全是广漆,广漆又叫大漆,是由从漆树中提炼出来的纯天然汁液配以桐油、瓦灰和猪血搅拌而成,传统广漆几年都不会褪色,且不怕白蚁的侵蚀。此外,为了展现清代民居原貌,庭院地面是用青石和皇道砖加以少量鹅卵石铺就而成的。实习生姜芳本报记者王小芳

  链接>>>

  甘熙故居又称甘家大院,地处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包括现大板巷46号),是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是南京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住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整个建筑群除了原有的后花园、藏书楼——津逮楼在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以外,其余部分经过南京市政府多年来抢救性的保护,都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

  2002年9月28日,甘熙故居中的南捕厅15号、17号和19号作为市民俗博物馆对外开放。今年3月15日开工的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项目,其核心和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甘熙宅第后期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维修余下的大板巷42号古建筑,复建故居后花园和藏书楼——津逮楼,全面恢复甘熙宅第的历史原貌。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