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们是去探险而不是冒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10:29 三联生活周刊
——专访中国登山协会办公室主任张志坚博士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包括登山在内的户外运动与登山协会是什么样的关系? 张志坚:过去登山协会主要管理的内容以高山探险为主,现在山地户外运动、攀岩攀冰、拓展运动、群众性的登山也归登山协会管,中国登山协会属于一个行业性的管理机构。对于此次灵山事件,我深表遗憾。从登山协会的角度说,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不提倡也不鼓励这种无组织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带探险性质的活动。我们认为,脱离旅游部门的管理,脱离固定的旅行线路的活动都应属于户外活动,这样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没有探险性质,类似旅游的,安全有保障,去的地方的危险性是可预见可控制的,对于此类活动,我们鼓励大众参与;另一类是有探险性质的,对此,我们要求严格。从事这类活动,至少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发起,因为带有探险性质的户外活动危险性很难预见,一旦出现事故能找到承担责任的主体。二是要有具备资质和资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带队,即所说的领队或者教练员,可以有效合理规避危险。不具备这两点,盲目从事户外运动,容易出现严重后果。登山协会这两年,主要立足于抓户外俱乐部的建设,而只有具备法人资格,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会员对于权利和义务有清楚的认知,并得到当地体育部门认可的俱乐部才属合格正规的户外俱乐部。网站只是为参与户外的人搭建了一个活动的平台,所以不在我们管辖的行业范围之内。 三联生活周刊:您怎么看待我国的户外活动现状? 张志坚:中国这几年的户外运动发展迅猛,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参与人员、项目、涉及的地区都在增多。面对这个变化,国内应对准备有些不足,表现在一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没有很快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法规。二是缺乏相关的组织和准备,比如去登山户外穿越,当地管理部门怎么对这些人实施管理,救援组织设施的建立目前都是欠缺的,而与此同时,山友对户外危险认识不足。在国外,个性化、无责任团队从事户外很正常,而且是一种主要形式,但这是建立在对这一运动接触早,参与的人群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在国内从事这一运动的多是城市人,对活动的危险性、必要装备和技能不了解,急促地加入探险行列,出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事,从社会心理上说,人们对户外运动给人带来的伤害不能理性认识。在发达国家,登山死亡人口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我国则不一样,由于参与户外的一般都是有文化、有身份的“白领”,社会影响很大。 户外运动的发展,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有三个趋势无法避免:一是参加的人会越来越多,原因是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们更多地寻求一种精神寄托,希望通过“走出去”改善 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的加快也使人们迫切需要在可支配的时间内换取一种有反差可放松的休闲环境,自然界的环境成为人们的首选。二是因此出现事故的绝对数量会增加。没有风险的户外运动问题不大,但由于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探险条件的人挤到探险领域,虽然事故率不一定上升,但绝对数量一定会增加。从现有调查数据看,我国在20世纪只有十几家户外俱乐部,到了2005年底,专门从事户外运动的俱乐部已经有700多家。与此相对应的,出事故的绝对数量增多,20世纪每年最多只有几起事故,且主要集中在高山探险领域。到了21世纪头几年,数量从几起增加到十几起,到2006年增加到20多起,伤亡事故的领域也从高山探险蔓延到低山的户外运动,而出事的绝大多数都是非正规俱乐部或者这种网上组队的。三是喜欢自己出去玩的个性化户外运动会增多。像西方国家,虽然也有组团的,但是个人出去的占相当大比例,但这是建立在参与者有相当高的技术和认识的前提之上的。当我国目前户外运动参与者在相当不专业的前提下参与带有探险性质的活动时,就有必要进行干涉。三联生活周刊:登山协会对领队的资质有认证吗? 张志坚:对于领队的培训和资质认定,目前有两种方式,一是劳动部开办了一个岗位培训,委托某俱乐部组织,培训结束后发给证书。二是登山协会各级组织都有针对从事该行业的人才培训,接纳社会报名,提供有偿服务,培训方案和计划里就包括了怎么识图、认方向、带队伍,如何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和知识。学习完后会发给结业证,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合格后发正式证书,之后实行类似驾照管理的年审制度。 三联生活周刊:那很多网友就会有疑问,是不是我们就不能去探险了? 张志坚:我不是说不可以,你可以有组织、有准备地按照科学的方法去探险。我以前说过一种概念:我们是去探险,不是去冒险。冒险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事实上这几年我们统计的结果也是这样的,真正的从高山探险一直到山地户外出事的,大都是这种网上自愿报名的形式,大家意识不到责任。比如说我报名参加了,我把我的性命交给谁了?我不知道,甚至对方的名字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网上叫这个、叫那个,一旦出了事,谁为这个事故负责?可能我凭着一时热情,就要去参加探险活动,不用你管,生命由我自己负责。但这时候你有没有考虑到,你自己身上的责任,你的家庭责任,你的社会责任?简单说,你的生命并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自己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不行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你有你的社会责任,你有你的家庭责任,这些责任我觉得都应该考虑到,你才能够去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理性,理性地对待自然,对待探险活动。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网友坚持说我们希望通过网络的形式组织起来,大家出去探险,有没有外围的一些组织或者制度来保障他们的安全呢? 张志坚:目前来说恐怕只能靠行业自律了,行业自律和一些专业机构的培训,包括一些观念的传播和灌输,包括通过媒体的宣传。事实上,网络上这些人如果非要做,我就建议:第一,你看看组织者的证书,他手上有没有表明他自己水平的证书;第二,目前说,这个圈本身也不大,有名有姓的人都是知道的,你要问他,这个人有没有名,光是这个“虫”那个“鸟”的,恐怕不行,至少你也应该把生命交给一个明白人;第三,你如果要去,事先应该准备一定的知识,你不妨在跟组织者交谈的时候,适当考考他,看看他到底水平怎么样。你如果一考,他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你跟他去,我觉得那你就毁了,这就很危险了,走出的可能就是一条不归路。所以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虽然我们尊重大家个性化的选择,但是不提倡也不鼓励这种个性化的探险方式,同时劝告参与者尽量不要参与这种无组织无责任的自发探险活动。因为这种性质的活动出事率相当高,而且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山友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更应该尊重社会,尊重生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