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通讯:一个知青·一本书·一方语言·一段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01:4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二日电题:一个知青·一本书·一方语言·一段岁月

  中新社记者周兆军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在陕北山村余家沟插队的北京知青王克明,步行四个小时进了延安城,觅得一本作为“评法批儒”辅助读物的《梦溪笔谈》。回村后,他挑亮油灯细读,发现祖祖辈辈生活在陕北的居民,竟还说着近千年前沈括说的话。

  后来,王克明离开了那个他生活了十年的山村,返回北京。三十多年过去了,余家沟的老乡们没有想到,他们整天在男耕女织、家长里短、婚丧嫁娶、打情骂俏中使用的那些土得掉渣的方言,竟被这个当年的毛头小伙子整理成书——一部七十多万字的《听见古代》,扉页上恭恭敬敬地写着“献给余家沟”。

  坐在记者对面的王克明已是人到中年。返城后,他曾经十几次重回余家沟。前几天他还刚刚回去了一趟,帮助搞村庄的农业综合治理规划。言谈中,他仍会不时蹦出几个陕北词语,夹杂在略带京腔的普通话中。他说:“陕北话是我的生活,是我和余家沟的生活。在我眼里,它们是生动的艺术,是富有的文明。它们从遥远的古代走来,蹒跚沧海,文化厚重,加泥带土,沉沉甸甸。”

  一代又一代不识字的陕北人,口口相传着很多古代词汇。由于交通阻隔,地方闭塞,他们的语言没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虽然语音逐渐有变,甚至语义有变,古老的文化却能静静保留。在王克明看来,陕北农民在闲话家常里,在嘻笑怒骂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

  与一般的方言研究著作不同,《听见古代》一书运用独特的视角,在把近一千五百条陕北词汇追本溯源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被忽略了的文明和别样的民俗风情。王克明说,今天很多人都能唱响一曲陕北信天游,陕北的秧歌、腰鼓、剪纸,也是人们熟知的。而他要做的,是把黄土高原破碎沟壑里吆牛踩场的农民话语中那些祖传的俗语告诉大家,让人们从中知道,陕北是一处文化圣地。

  王克明说自己不是一个语言学者,而写这本书只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之心,在做一些“文化抢救”的工作。他说,当我们用历史朝代、社会形态来认识历史时,历史可以被清晰地分割,而且绝不属于我们。可是在寻找方言的历史时,所有的界限都可能消失,古代的历史,可以直接延续到今天的生活里面。方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观念形态,就在周围。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大力推广普通话,在取得很多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尽管官方一直强调推广普通话并非要消灭方言,但客观上造成各地方言的日渐式微已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前年就有不少上海学者发出“保卫上海话”的呼吁。

  王克明说,在“书同文”两千多年以后,我们看到了强力实现“语同音”的远景。方言的消亡会导致它们所承载的地域文化的逐渐消亡,因为各地方言中蕴涵着大量的传统人文信息。就像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一样,文化生态环境被破坏,也将造成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消失。

  《听见古代》在讲述这些方言的故事的时候,一些活生生的语言会把人们拉回到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在解释陕北话中“假”这个词条时,用了这样一个例句:“生产队不教那些女娃娃回北京,那些夜儿黑夜假脑畔山上去,转走沿河湾,偷的跑了。”王克明说这是他插队时余家沟发生的一件真实故事。

  对于王克明来说,这本书还见证了他与陕北的沟梁峁塬、父老乡亲几十年未断的情缘。正如他在《回首黄土地》一书的序言中写的那样:“一个个朋友已不在身边,一段段往事却恍如昨天;一位位乡亲仍劳作山间,一回回梦里又相诉万千!爱过的,恨过的,活着的,死了的……都难舍,都难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