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寻找退耕农户增收“金钥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09:50 云南日报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日渐到期,怎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如何使退耕还林“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及早谋划,结合本县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寻找退耕农户增收“金钥匙”。

  近日,记者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调查退耕还林情况时,只见昔日“下一场雨退一层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的荒山秃岭,现已成了“山顶戴绿帽,山腰果林抱,山脚瓜菜俏”的美景。

  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既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退耕农户由衷欢迎。但随着国家补助政策的逐步到期,退耕农户能不能从退耕林地上增收,如何才能使退耕还林“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玉龙县走访了部分相关的干部和群众。

  算笔农民增收账退耕收入占大头

  记者走进太安乡海西村委会,看到村民们已经不再为“吃不饱肚子”而四处奔走,也不再为孩子上学难、老人看病难而犯愁。“这几年我们日子好过多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喜笑颜开地对记者说,“以前,家里粮食吃光了,肚子饿得实在没办法。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我家共退了15亩坡耕地,每年都能领到几千元的补助款,不但吃饭没有后顾之忧,就连平时的零花钱也有了保障。”

  拥有8800余农业人口的玉龙县太安乡,平均海拔2890米,是一个典型的特困乡。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后,该乡始终把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工作来抓。据调查,该乡6年来共实施退耕还林1万多亩,不但为460户退耕农户1560多人找到了增收致富的路子,而且高山丘陵区种植海棠的栽培模式,也被录入国家《退耕还林典型造林模式》一书,并成为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参观学习退耕还林工程经验的基地。

  记者在海西村委会采访时,院子里陆续进来了几个村民,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过去只知道向山上要粮,毁林开荒,粮食种到山顶,只要一下雨,泥沙直往山下淌。”“原来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地’,如今变成了‘三保地’。”“一亩坡耕地平均每年只能产粮食一两百公斤,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国家每年还补助260元,我们扳着手指算来算去,还是退耕栽树划算。”农民对国家补助过分依赖,是因为退耕还林与贫困农民的温饱和生存休戚相关。记者一路走村串户,同退耕农户一起细算家庭增收账,意识到退耕还林对于海西村委会的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该村委会第一村民小组村民和世俊,一家6口人,共退耕25.3亩,每年都能领到6578元补助款。他对这笔款项的开支进行了周密计划:30%用于生活、30%用于农业生产、15%用于退耕还林的管护、25%用于孩子上学。他高兴地说:“在我们这些干旱地区,以前吃饭靠天,天不下雨就吃不起饭,经常为孩子上学的费用发愁;现在退耕还林后,是真正的‘旱涝保收’。”虽然他每年打工、捡菌子等也有一点收入,但退耕还林补助款依然占据了他家家庭总收入的“大半壁江山”。据了解,现在,他家年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其中有近千元来自退耕还林补助。

  村民和健龙家也有6口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多元,退耕12亩后,不算退耕还林补助款,年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800元左右。他情不自禁地说:“以前种地,我天天在地里忙碌,收成好的时候,每亩也只能打两百多公斤粮食,不够一家人吃,天一旱,连草都收不起来。现在不用种那么多地,我才敢农闲季节外出打工挣钱,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坦!”已退耕13亩的村民和志生接过话茬:“退耕还林补助老百姓是实实在在拿到手里,所以老百姓最欢迎退耕还林。”

  补助到期怎么办干部群众有担心

  近年来,该县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不仅使贫困农民已经衣食无忧,而且还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显现。但是,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限日益临近,补助到期后,如何增收成为农民的忧虑。

  海西村委会有人口1000余人,耕地面积5100亩,但大多属于“十年九旱”的贫瘠坡耕地。2000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人均纯收入超过了千元。可按照国家规定,退耕还经济林补助5年,退耕还生态林补助8年。由于林业在丽江高海拔山区生长缓慢,8年后还很难成林成材产生经济效益,而多数经济林5年后也不能达到正常产量,经济效益难以保证。更令人担心的是,祖祖辈辈习惯于土里刨食的当地农民,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能力太弱,一旦无法从土地中获取生活来源,便感到无所适从,退耕农户是否会再把退耕的土地捡回来重新耕种呢?

  村民和世俊的两个孩子都在读初中,他虽然对8年之期的退耕补助政策一清二楚,但国家不再延长补助期限,他担心全家生活成了问题。原因是由于他管理和技术跟不上,去年从退耕林地上仅获得约500元的收入。今年补助期限已到,他不知道从何处找钱来供孩子上学。他有些茫然地说:“因为退耕林地至今形不成规模效益。”村民和健龙的两个孩子,上学所开支的一切费用完全来自于退耕补助。他在退耕的12亩坡地上种植了海棠和木瓜,但去年只有2亩海棠挂果,收入不到100元。他忧心地说:“如果退耕补助政策一到期,国家不再给补助,那我家的人均纯收入就回到退耕前600元左右的水平了!”

  记者采访了退耕农户,该村有70%的家庭担心,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到期后陷入返贫的困境。该村委会主任和丽春说,现在,几乎所有退耕农户都在想:补助到期后怎么办?生活的出路在哪里?退耕农户们最大的愿望是:补助政策到期后不返贫。

  据了解,该县自2000年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县以来,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4万余亩,共兑现到退耕农户手中的国家补助资金6630万元,现在政策补助到期的有500多亩。不少干部担心退耕农户返贫后,吃饭问题解决不了,又砍掉树木再种上粮食。该县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李维培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确实增加了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民的收入,缩短了扶贫进程,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流失。但是,现在离退耕还林补助截止的时间越来越近,我们的担心也就越来越加重。”

  建立后续产业巩固退耕成果

  农民有近忧,政府就必须有远虑。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深深地认识到:退耕农户复耕与否、能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真正做到退耕还林工作“不反弹”、山不动,树不砍,这一切都取决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才能既保住青山绿水,又能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县委、县政府为破解退耕还林“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这道难题,科学地处理好退耕地区农民生存权、发展权与环境权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面对满目的青山、广袤的土地,结合当地实际,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加快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步伐。

  玉龙县山区和半山区占总面积95%,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5.5%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农民的耕地面积逐步减少。为尽快摆脱退耕农户补助政策到期后有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帮助农民找到一把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该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立足县情,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强化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和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采取“转、租、股”等形式放活经营权,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有序流转,这不仅鼓励了农户跳出“一亩三分地”小打小闹的种植模式,也鼓励和支持了农村种植大户、经济能人等本着“有偿、自愿、依法”的原则,以转包、承租、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而且还推动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

  集山区、贫困、民族于一体的鲁甸乡,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契机,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实行土地租赁、劳务挂钩,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把农民的土地合理流转到专业种植大户手中,同时又反聘农户务工,而农户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又可以得到务工酬劳,从而实现连片种植,集中经营,并以企业为龙头,带动专业大户和农户的模式运转,成功破解了退耕还林地区一道道“三农”难题。

  丽江云鑫绿色生物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土地流转、劳务挂钩、包干分红”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租赁农民土地种植了1000多亩山嵛菜,常年在公司基地打工的农民每天有60余人,高峰时达200余人,每年打工人数超过1万人次。前年,公司采收260亩山嵛菜,实现产值160多万元,给农民支付土地租金和劳务费用56万元。农民和春雷出租15亩土地,夫妻俩在基地上打工,土地和工资两项收入达1.5万余元,加上自己种植的山嵛菜,年收入超过2万元。和国海以每亩地每年租赁费400元、劳务费500元的方式,培植了200多亩药材,让农民出力、出地,自己出资金,在扣除各种成本及土地租金、劳务费用后,纯利润由专业大户与农户分成。农民和加强不但出租土地14亩种植西洋参,而且家里还有3人在基地打工,年收入达3万多元。目前,用土地与和国海合股种植药材的农户已有10多户,他也以这种方式将自己的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1200多亩。

  “优势特色产业种植向最适宜地区集中、发展资金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中、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土地适度向产业大户集中”的鲁甸模式效应,不仅使该乡90%的农户、65%的土地和60%的劳动力投入到了药材、林果和芸豆等特色农业领域,而且使该县农户每亩土地的收入由原来的约100元增长到现在的2000元左右,还使农民跳出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让农民获得了因土地流转带来的稳定租金收入。不少农民乐呵呵地扳着手指计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在家门口的“农业工厂”里打工一年,再加上土地租金,总收入超过万元了!

  该县在下活退耕后农民土地减少“这盘棋”的同时,还做好退耕林地这篇“大文章”。集干热河谷、山区半山区、高寒山区为一体的鸣音乡洪门村委会,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为出发点,紧紧抓住本村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村特色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后续产业种植经济林果。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村人均纯收入已从2000年的620元增长到现在的约3000元,仅仅几年的时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300多元。太安乡在高山丘陵区种植海棠,林下种植绿肥茎叶,既解决了饲养牲畜找饲料难的问题,还节省了劳动力,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调整了产业结构。2000年,该乡种植的1000多亩海棠已于2004年开始挂果,当年平均每亩收入100元左右。

  该县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培植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不仅使青刺果公司、得一公司、绿丫头果品厂等果品企业得到发展壮大,而且还培育了一批果品基地。现在,该县已基本形成以生长于海拔1600米至2800米的青梅、核桃、木瓜等果品基地,以太安、黄安等乡镇为主的海棠基地,以奉科、鸣音、鲁甸等为主的花椒基地。该县通过公司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的方式,使退耕农户参与到产业建设中。这既保护了退耕农户的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尤祥能 文/图 (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