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明星梦,似真还似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6日15:00 新民晚报

  

明星梦,似真还似幻

  梦想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梦想被“粉丝”围追堵截的良好感觉……多少游走在秀场、片场、舞台、艺校的边缘的“准明星”,都为了心中的理想,坚持再坚持。他们中,多少人能真的如愿以偿?

  各艺术院校门前,拥挤着千百张热烈自信、充满憧憬的脸蛋;选秀之风从东刮到西,从南刮到北,几夜工夫,就造出一个个草根背景的炫目新星,让身边的同龄者艳羡不已,似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时代已经远去。

  “明星”真的唾手可得?99%的追梦人会说“不”。但同时,他们依旧延续着自己的“明星”梦。

  出名找捷径选秀一炮打响

  3月24日,沪上一档知名的男性选秀赛事启动,从早上10时开始正式接受报名。晚上6时许,记者来到南京东路一报名点,看到领取报名表格选手络绎不绝。

  1989年出生、高二在读的小张坦言领了表格后曾有犹豫:明年要参加高考,眼下的功课正紧张。但若是选秀进入30强,一切付出都值得。“出名后,还是能继续读书的,而且处处受青睐。”18岁的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站出来”。小张说,他的“粉丝”团叫“蚂蚁”。

  25岁的小沈,在文艺圈里摸爬了多年,演过配角,做过配音、编导、剪辑、音效,他这么形容自己的明星梦:“那么切近又那么遥远。”他苦笑着说,看看那么多混迹在酒吧、夜总会的驻唱歌手就知道了,这条路熬不出头。说归说,他还是伸手领取了一张报名表,漫不经心地填写着个人信息,“说是执迷不悟也可以,我不想放弃任何成名机会,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陪同儿子报名的吴妈妈,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兴奋,主动邀请记者去咖啡馆“细谈”:“你认得导演?能不能帮帮忙拉拉线,要么在报纸上写写我儿子也行……”她并不掩饰希望孩子成名的渴望,“不是吹牛,阿拉儿子的卖相,起码要比这里大多数人好。”

  据悉,截至当天晚上19时,申城报名点已有上千报名者,其中现场完成所有填报手续的有近300人,而全国各地通过网络报名的选手人数,已突破了1万。

  成星抄近路报考艺术院校

  今年上戏表演系招考日,小王第三次来应试。不料,情况完全出乎全家意料,初试就被刷下。母亲有些说不出话:为了一个艺校梦、一个明星梦,全家已经耗费了太多财力物力。可孩子没发挥好,母亲不能怨天尤人。

  考试前,王妈妈还专门请“大师”给孩子算出个艺名,为小王的艺考保驾护航。落榜后,小王决定继续参加其他艺术院校的招考。王妈妈无奈地表示,小王的志向在3年前就定下了,将来不做演员就当主持,现在连个退路都没有了。

  提起失利,小王挺乐观地表示:“等我出人头地了,红了,这段坎坷就是记者采访我时的谈资啊。”

  去年暑假,小刘曾在人民广场被所谓“星探”相中过,参加过模特卡制作。公司答应每月提供他试镜机会。虽然每次都是趁兴而去、败兴而归,但都拦不住他从艺的决心。“我们到现在还是怀疑这类星探公司有猫腻,但是这孩子却十头牛也拉不回。他会怪你耽误他前途。”小刘父亲为儿子走火入魔似的明星梦,捏了一把汗。

  近日,记者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获悉,今年报考人数约有2400人,最终录取人数仅25名左右,可谓“百里挑一”。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徐教授忠告报考艺术院校表演系的学子:可以保持渴望的心,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求学才是发展的基础。表演水平到位,成为“明星”水到渠成,用实力和演技来打动观众的演员,艺术生命更常青。考生家长不能只看到金字塔的顶端,而忽视了当地基的底座,把孩子导入歧途。

  “准明星”感慨入了门未必就红

  2006年,上戏表演系04级王璐一路过关斩将,杀入某档男性选秀节目全国总决赛30强。选秀期间,博客访问量激增,因为无意中透露喜欢小鹿斑比,粉丝团就自觉起名“小鹿斑比帮”。随着曝光率的增加,走在路上,偶尔也会碰到热情的粉丝索要签名,“那时,感觉真的很好。”

  虽然最终没有获得主办方的合约,但墙内开花墙外香,主持晚会、受邀参加商业庆典,一时间王璐忙个不停。中学门口的地摊上,还看到有卖自己头像的钥匙扣——和不少天王巨星享受同等“礼遇”了。

  王璐承认,选秀舞台让自己过了把明星瘾,更收获不少经验,如怎样面对观众、媒体等。距离淘汰已有半年,王璐为了毕业大戏,只能暂时割爱,推却不少片约。“一离开公众视线、离开媒体报道,简直天地两重天了。当初我的签名海报供不应求,现在只能收拾余下的孤芳自赏了。”

  “当时我是个选手,现在我是个学生。选秀过后,除了能够在试镜时,递交一份自信的简历,别的还得从头做起。”回首一年“星途”,王璐感慨道。

  匆匆四年过,上戏表演系03级的吴迪临近毕业。回想起来,当初考进表演系受多少人羡慕,都以为你快成大明星了。如今,周围的同学都在为寻找一个电视剧剧组奔波,小吴却气定神闲起来——留在戏剧舞台上,也是不错的选择。眼下他边构思论文,边入驻学生话剧剧组。

  专家谈明星梦别指望一夜成名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徐卫宏教授说,作为老师,不反对学生参加社会上的一些活动,很有可能,学生因此星途灿烂。但学校一向不赞成任何影响学业的社会活动,包括选秀或拍片——可能图得一时光鲜,可到头来什么也没学到。电视选秀分出的状元、榜眼、探花,商业意义居多,活动主要是满足主办方、赞助商的利益,但它是否能考量选手声台形表的真正实力,很难说。10强、20强选手里也有唱歌跑调、舞技粗糙的,但被淘汰选手倒有很多才艺兼备的,观众的审美和主办方的价值取向也会影响选秀结果。

  徐教授强调,艺术高校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他们是舞台上的佼佼者,却未必是心浮气躁的“明星”,更何况,拿不出真才实学的“星”,充其量只是流星。没有理由指责年轻人做“明星梦”,但是金钱的诱惑、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让不少人的心很浮躁。

  曾带教过沪上诸多知名主持人的吴洪林副教授,经常被各类选秀活动邀请担当评委,他认为,参选选手保持平和心态很重要。不可否认,在影像文化熏陶下的80、90后一代,通过选秀,少数人得到了踏入文艺圈的机会,但都指望一夜成名是很不现实的。退一步而言,成功未必成名,成名也未必成功。文艺圈里有很多先例能够证明这点。

  艺术院校的学生参与选秀,更多是从业务上证明自己,贵在参与,重在收获。见习记者乐梦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