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一看晚报报道两人如梦方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01:21 大连晚报

  在与某职介所签了用工协议后,两农民工到海城转悠一宿却没找到接收单位,在候车室打开《大连晚报》

  一看晚报报道两人如梦方醒

  ■通讯员 庄实 本报记者 箴言

  本报讯两个农民工与大菜市附近一家职介所签订了当护运工的协议,当天就被支到海城,在那里找到了一个经纪人,又被这个经纪人支到西柳,却再也找不到人,在海城转悠了一宿。在看到本报的报道后,两农民工才知道被骗,他们不想在海城继续被骗,其中一人回家了,另一个来到大连讨公道。

  25日,一名青年农民工被民警送到救助站。他告诉工作人员,他家在山东济宁农村,今年24岁,叫张权(化名)。21日,他在青岛某报见到大连某货物运输总公司招收护运工的信息,上面明确写着,每个月出两趟货运,每次报酬1500元。带着报纸,张权来到大连大菜市附近的居民楼里,找到了这家职业介绍所,当天就与这家货运公司签订了当护运工的协议。张权说,当时还有一名来自吉林农村的青年也签订了同样的协议。两人分别交了550元钱的“服务费”,这家货运公司以“防止以后工作中监守自盗配备的对讲机和服装等用品”为理由,扣了他们的手机作抵押,“等第一次护运返回后,再返还抵押物品。”当时经理承诺,并叫两个农民工带着各自的协议书上了火车到海城去找一个姓程的人,就可以上班。

  24日下午,来到海城的农民工按照货运公司给的电话号码,找到了姓程的人,姓程的人又叫他们俩到西柳去找一个“李队长”。两人到了西柳,打电话找“李队长”,“李队长”电话里说,你们还到海城去,等明天我去找你们,就挂断了电话。到哪里去等?明天什么时间见面?都没有讲清楚,两个农民工就又用公用电话找“李队长”,可是,“李队长”的手机已经关机了。没有办法,两个农民工只好返回了海城,想再打电话找姓程的,姓程的电话也关机了。已经是夜间了,两个人为省钱,不住旅店,在火车站候车室里呆了一宿。

  在从大连到海城之前,张权在火车站买了一份《大连晚报》,路上没有时间看。在候车室想起来看报纸,一则《黑职介支了一圈骗光钱财》的报道写的也是有人以护运工的名义把人从大连骗到海城。情况和他们遇到的几乎一样,两个农民工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吉林来的青年自认倒霉,买了火车票,次日回家了。而张权觉得窝囊,决定返回大连去找那家货运公司,要回自己的钱和手机。

  可是,回大连后他发现,那家货运公司早已关门了,于是他报了警。在救助站住了一夜的张权,昨天又去找这家货运公司讨说法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