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春天,我们种下“甜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15:26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载着全市几百万农民对增收的渴望,随着全市发展糖业生产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市擂响了做强做大“甜蜜产业”的战鼓。

  种下一个“甜蜜”的春天,我们希望收获的,是一个“甜蜜”而又丰收的秋天。

  审时度势,政府迎着市场“探路”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化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这是作为广西农业大市的玉林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从当前形势来看,农业部把广西、云南、广东确立为“双高”(高含糖量、高产量)甘蔗主优势产区,对优势产区提供良种、化肥、科技、培训等资金扶持,为蔗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国际国内糖价趋于平稳,国际市场糖价保持在每吨4000元左右。从长远角度来分析,石油、煤炭、淡水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甘蔗作为可再生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开发重点。

  为此,市委、市政府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审时度势,作出了大力发展糖业生产的决策,致力于把糖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玉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全市适宜种甘蔗的土地达400多万亩;全市有甘蔗种植经验的农户超过3万户,发展蔗糖产业的群众基础非常好。随着种植季节的到来,各级纷纷成立了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糖业生产办公室,专门负责发展糖业生产的规划、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管理服务等工作。以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为技术支撑,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引导农民加快甘蔗种植步伐。

  紧盯市场,“糖蔗第一村”的启示

  玉林在糖业发展中有过辉煌与辛酸交错的历史,如今为何又要壮大甘蔗种植,发展糖业生产?除了市场传递过来的好信息,陆川“甘蔗第一村”的经验,对我们做出了很有说服力的回答。1998年以前,陆川县马坡镇雄英村的种蔗面积、入厂原料蔗等指标都曾位居全市第一,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糖蔗第一村”。然而,由于市场、糖厂等多方面的原因,连续两个榨季的甘蔗“白条”,令蔗农痛苦不堪。此后,该村的甘蔗种植开始走下坡路,村民几乎毁了所有的甘蔗。

  到了本世纪初,国际上一些蔗糖生产大国纷纷调整种植结构,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了蔗糖产量的锐减。国内外市场对蔗糖的需求渐渐旺盛,食糖价格稳步提高。马坡镇党委、政府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根据市场的走向,再次动员村民种植甘蔗,并配套推出了贷款、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措施。雄英村“两委”班子积极响应镇里的号召,村干部、党员带头种植,并多次召开村民会议,分析和研究发展糖蔗生产的可行性。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村民们观望了一段时间以后,当看到种蔗收入确实可观时,也纷纷种起了甘蔗,全村由此重新掀起了种蔗的高潮。如今,雄英村已再次成为全市“糖蔗第一村”,全村甘蔗种植面积4000多亩,种植户552户;种植100亩以上的甘蔗专业户6户,15亩以上131户;仅种蔗一项,村民每年人均纯收入就达800元。市场环境一直在变,雄英村村民抓住了市场的这个变化,通过种蔗实现了增收致富。

  循环发展,共同酿造“甜蜜生活”

  此一时彼一时。马坡镇雄英村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发展蔗糖产业仍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实施,可为我市发展蔗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台湾地区在世界领先的甘蔗种植技术,通过引进、研发、推广甘蔗新品种和新技术,促进甘蔗种植的产业性升级。在生产经营的层面上,改制成功的三家制糖企业也将为我市的蔗糖产业提供市场支撑。

  通过引进广东中谷糖业集团,玉林市雅桥糖业有限公司(原国营玉林糖厂)实现了产权重组,全部偿还了原糖厂拖欠农民多年的甘蔗“白条”,同时解决了糖厂的历史债务问题。公司还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投入5700多万元改造提升制糖生产的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企业竞争力。今年,为调动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雅桥糖业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原料蔗实行保价收购,对2007/2008年榨季入榨的原料蔗实行的地头最低保护价为良种蔗250元/吨,普通蔗240元/吨。公司实行借种还种的办法扶持种植户;凡新种植糖蔗5亩以上并与公司签订合同的种植户,公司发给机耕费补贴每亩50元;凡连片新种植15亩以上的甘蔗专业户,除享受每亩50元的机耕费补贴外,每亩再发给补贴30元。

  蔗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随着技术上的改造提升,我市的制糖企业逐步具备了循环利用蔗糖原料的能力,在发展循环经济产业上具有很好的前景。怀着对丰收的憧憬,全市上下已开始跃跃欲试,抢抓种植甘蔗的最佳季节,争相发展“甜蜜产业”。我们相信,种下一个“甜蜜”的春天,收获的,也必将是一个“甜蜜”而又丰满的秋天。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