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保护著名科研机构旧址兵马司九号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07:42 北京日报

  

保护著名科研机构旧址兵马司九号院

  

保护著名科研机构旧址兵马司九号院

  本报讯(记者刘宇鑫)昨天上午,“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兵马司九号”专题展览在地质博物馆开幕。专程赶来的王鸿祯、陈梦熊、谢学锦等7位中科院院士呼吁加强对兵马司九号的保护工作。

  由于从事专业的地质研究,兵马司九号成为了真正的“发现之地”。来自瑞典的地质调查所陈列馆馆长安特生1920年发现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地质调查所研究员裴文中1929年发现震惊世界的“北京人”头盖骨,兵马司九号也因此成为彪炳史册的科学成果发现之地,从这里先后走出了25位院士和众多地学大师。

  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兵马司九号(现15号)院落目前共有房屋264间,建筑面积3517.5平方米,原本归属原地质部。“文革”至今该院作为居民住宅和库房使用。尽管在2003年被挂牌“保护院落”,楼道前墙面脏污不堪,随处堆放废弃物,火灾隐患严重,墙体已有多处裂缝。

  谢学锦院士的父亲就是中国地质调查所创始人之一的谢家荣,兵马司九号目前的处境也让他十分惋惜。“我长期关注着兵马司九号,由于被用作民宅,近30年来,它的损坏程度日益加剧。”他说。院士们建议对兵马司九号的保护必须尽快实施,调整它的使用结构已经迫在眉睫。

  西城区文委介绍,兵马司九号只是挂牌保护院落,按相关规定,修缮问题应由产权单位和实际使用者共同负责。RJ202

  图为兵马司九号(现为15号)现状。

  相关链接

  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是20世纪初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科学研究机构,也是当时中国地质学的学术中心,曾被蔡元培赞誉为“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自1916年开始,位于西城区西四附近的兵马司九号(现为15号)便成为地质调查所所属院落。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兵马司九号因此成为一个特殊的院落。它不但是记录中国地质学发端和中国近代科学早期辉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北京地区留存罕见的中国近代科学机构旧址。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