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生力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透过今年全国“两会”上频频出现的“热词”:就业、养老、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我们清晰地看到,如何尽可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正成为各级政府急需破解的课题。而在上海,积极培育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服务性特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正成为建立、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依据国际经验,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时期,正是社会成员公共需求快速扩张的时期,上海近年来的现实状况恰恰印证了这一“规律”:目前,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例如,上海人口老龄化接近20%,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如何养老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上海还有不少失业者、低保群体和残疾人群体,如何为这些弱势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上海还有数百万外来人口,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民工子女如何教育?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积极参与。

  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行,有力地推动了一批具有公益性、志愿性、服务性特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它们以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特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内容丰富、价格低廉的专业服务,服务范围涉及就业、养老、休闲、慈善等各个领域:如上海市中小企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仅去年就开设了4场公益性的4050人员再就业专场,有2000多人次达成了就业意向;上海慈善物资管理中心自2000年6月成立至2005年底,已经发展了30多家慈善工作站,在社区、高校内发挥了“募集善款”、“帮助困难群体”、“物资变现”等作用;有的养老院接收的多为经济条件一般的老人,只收基本运营的成本费,对特别困难的老人还实行一定减免……

  但是,与整个社会的需求相比,上海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一些瓶颈问题急待解决。

  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主要因素。具有公益性特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接受捐赠。但目前社会公众的慈善捐赠意识还需加强。对捐赠行为还需加大鼓励力度。从国外来看,捐赠是支持志愿性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员紧张也是制约民办非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办非企业单位要降低成本,必须吸引足够的志愿者。统计显示,美国约有20%的人参加各种志愿组织的服务活动,有9300万人每周参加志愿服务,平均服务时间达4.2小时;香港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也达到总人口的20%。按照20%的比例测算,以户籍人口计,上海参加志愿服务的应该达到260万人,但上海目前只有各类志愿者约100万人,而且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足以支撑上海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市社会服务局提出,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捐赠,畅通资金渠道;另一方面,加快建立社会志愿者队伍,可以率先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招募社会服务志愿者,建立志愿者与公益性、志愿性、服务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对口服务关系,多渠道培养民办非企业单位需要的志愿者队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